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红百灵”用歌声拉近邻里情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在广外街道红居南街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石强伴随着《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背景音乐,娓娓道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党员们听得入神,时不时点头,“这歌声我们再熟悉不过,回忆起了以前工作的日子。”社区老党员李奶奶激动地说。石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里的红百灵”,不仅创新了“党课+红歌”的讲党课形式,还在日常工作中用行动温暖了居民的心。

党课+红歌 形式创新居民更爱参与

2022年9月,石强来到红居南街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主要负责党务和三个网格的日常事务。初来乍到,面对408名党员和10个党支部,她发现传统的党建活动形式难以调动大家的热情。“以往的党课通常是按照传统组织方式,邀请外部老师来讲课,但效果并不理想。”石强回忆道。

红居南街社区属于老旧小区,这里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偶尔哼唱几句红歌,那些熟悉的旋律能勾起他们的回忆。去年,石强灵机一动:何不将党史宣讲与红歌结合起来,让党课更加有感染力,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于是,她精心挑选了各个时期具有感染力和代表性的红色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还与退休老党员们的年轻经历息息相关,他们非常熟悉旋律,几乎每一首都会唱。”石强解释道。在党课中,她以红歌作为引子,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最后,她着重强调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使命,为年轻一代传递了信仰的火炬。

党课结束后,这种新颖的形式立刻引发了党员们热烈反响,“这种党课形式非常好,我们这些老党员听着红歌特别有感觉,内容也讲得深入浅出。”微信群中,一位支部书记点赞道。

此后,石强还参与西城妇联、广外街道开展的“红色微党课走进青少年”活动,号召广大青少年“承先辈之志,做时代好少年”。在今年的街道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上,她代表“青春之声”宣讲团郑重接过旗帜,并为12位青少年志愿者量身定制了朗诵和红歌曲目,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责任扛在肩 居民认可度更高

石强不仅是社区工作者,更是组织文艺活动的“领头雁”,无论是小型演出,还是合唱比赛,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主持、唱京剧、唱红歌……在她的组织带动下,红居南街社区文艺活动有声有色,久而久之,居民们对这位爱唱歌的社工印象深刻,这也为石强开展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8月的一个晚上,小红庙17号楼6个单元门突发停电。当时正在休年假的石强,手机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微信群里已经有人在“投诉”,“怎么突然停电了?”“家里老人行动不便,这可怎么办?”“电力公司什么时候来修?”居民微信群里信息不断滚动,大家都在询问停电的原因和恢复时间。

石强第一时间联系物业经理,在了解到情况后,她马上联系负责网格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居民微信群告知居民停电的具体原因和预计恢复时间。

“奶奶您先别急。”石强马上给居民打去电话,“你是,你是那个爱唱歌的社工小石?”电话那头的居民听出了石强的声音。“社区已经联系了电力公司,他们正在赶过来抢修,社区会把最新情况随时告诉大家。”现场,石强的同事也在安抚大家,很快,居民们的情绪放松了很多,回家等待通电。

随后,电力公司的抢修人员赶到,石强的同事忙前忙后,协助他们检查线路,并不时向居民更新情况。终于到了凌晨,所有楼门均恢复正常用电。“多亏了社区工作人员,一直陪着我们,让我们心安了不少,这次可真辛苦你们了。”群里的投诉声也逐渐转变为感谢声。

那天,石强虽然不在现场,但是居民在微信群中一直为她的敬业点赞。“未来工作中,我将继续把红歌唱进院落,唱进人心,用青春之声绘就幸福画卷。”

记者付善元文

标签: 广外 红歌 百灵 石强 社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