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国风#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摘自《艾青诗选·我爱这土地》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其源泉是静静的回想的感动。”诗歌,拥有一种直击灵魂的力量,它能唤醒沉睡在心底的情感,让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和梦想重新焕发生机。当我翻开《艾青诗选》,这句名言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艾青生活在一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代。彼时,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每一寸土地,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艾青,这位心怀热血的爱国青年,渴望奔赴前线,成为一名无畏的战士,用自己的身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然而,现实却将他的愿望击得粉碎。无法投身战场的他,内心满是痛苦与无奈。但艾青并未就此沉沦,他选择拿起笔,以诗歌为武器,继续为祖国和人民而战。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艾青四处漂泊,亲眼目睹了百姓的悲惨生活。饥饿、贫困、疾病,如同恶魔一般缠绕着每一个家庭。他看到衣衫褴褛的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恐惧与迷茫的眼神,看到无数家庭在战火中支离破碎。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无法拯救国家于危难的无力感,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于是,这些深沉的情感,顺着他的笔尖,流淌进了一首首诗歌之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短短数语,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情与眷恋,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的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艾青的诗,笔触是灰色的,充满了压抑与窒息感,却又如此真实地反映了那个黑暗的时代。读着他的诗,仿佛能看到那被战火焚烧的村庄,能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与痛苦。但在这无尽的黑暗之中,总有一丝微光在闪烁,那是艾青对光明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艾青的诗歌,从不局限于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将自己融入到整个民族的命运之中。他的诗,是对祖国命运深沉而悲愤的忧患之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是对祖国遭受苦难的沉痛呼喊,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声沉重的叹息,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沧桑与悲凉;“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是对团结与奉献的热切呼唤,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而战;“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同一束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艾青的呐喊,是炽热的,是充满力量的。“他起来了,他起来,将比一切兽类更勇猛,又比一切人类更聪明。”这激昂的诗句,是他对民族觉醒的热切期盼,是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美;“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久久垂着,不曾抬起的头上,我们仰起那沉重的头颅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们笑得像太阳!’”这高亢的呼喊,是他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是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我守住梦想。守住灿烂的阳光正如守住涉足远行的方向。”这笃定的誓言,是他对理想的执着坚守,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他都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求。
合上《艾青诗选》,艾青那不屈的灵魂仿佛依然在眼前。他用诗歌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黑暗多么漫长,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冲破黑暗,迎来黎明。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艾青的诗歌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的先辈们。
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当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时,不妨翻开《艾青诗选》,去感受那份炽热的情感,去汲取那份不屈的力量。让我们以艾青为榜样,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篇章,成为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