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莫言在《北海道人》中的哪些话被网友认定为“歌颂日本”?

莫言在《北海道人》中的哪些话被网友认定为“歌颂日本”?

莫言的散文《北海道的人》被部分网友指责为“歌颂日本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日本人的正面描写

莫言在文中描写了北海道的几位普通日本人,如女大学生、老板娘、养牛人等,表达了他们“淳朴、善良、敬业”等美德。这些描写被认为是对日本人的正面评价,与一些网友期待的批判性描写不符。

2.对田清治的感谢

莫言在文中特别提到并感谢了田清治先生。田清治曾救助过被日军强掳到北海道的中国劳工刘连仁。莫言对田清治的善良和正义表示敬意。然而,一些网友认为这种感谢是对日本人的“美化”,忽略了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

3.文学观的双重标准

莫言曾表示“文学艺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而是应该暴露黑暗”。然而,一些网友认为他在《北海道的人》中对日本社会的正面描写与这一文学观不符,认为他对中国社会多有批判,而对日本社会却多有赞美,存在“双重标准”。

4.对日本社会的肯定

莫言在文中提到日本社会的某些积极方面,如“日本农村风光”等。这些内容被一些网友认为是对日本社会的“歌颂”,而忽略了日本历史上的侵略行为。

5.误解与断章取义

一些网友对莫言的文学观和作品存在误解。例如,有人将莫言对田清治的感谢解读为对日本侵华行为的美化。此外,一些批评者还断章取义地引用莫言的作品,试图证明他“美化日本侵略者”。

总结

莫言在《北海道的人》中对日本人的正面描写和对田清治的感谢,被部分网友误解为“歌颂日本人”。然而,这些描写更多是对个体善良和正义的肯定,而非对日本社会的整体美化。同时,莫言的文学观强调文学应揭示黑暗,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进行赞美。

标签: 日本 莫言 北海道 刘连仁 北海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