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项目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引擎,只有大抓项目、做强产业才能立于高质量发展的潮头。山丹县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进项目建设“跑起来”。春潮涌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项目建设的热潮正随着春天的脚步澎湃而起。一个个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争分夺秒,奋力拼搏,共同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项目建设春景图。
好项目就要快建设。连日来,甘肃东水泉矿区青阳煤矿项目建设现场,混凝土搅拌车、挖掘机来往穿梭,不同型号的吊车高空伸臂繁忙运转,百余名工人铆足干劲,以作业面为舞台“大展身手”,处处洋溢着争分夺秒、大干快上的奋斗气息。
“自今年2月施工队进入项目现场以来,开始井筒开挖前期准备工作。”青阳煤业副总经理甄文介绍,目前,主井和副井正在实施冻结钻孔施工,风井正在安装钻机,预计4月底钻机安全完成即可开钻。
煤炭是山丹工业经济的“基本盘”“压舱石”。山丹县聚焦“工业强县”目标,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的发展思路,倾心尽力大抓招商,用心用情服务保障,持续扩大煤炭赋能经济增长的支撑效应。作为全市重点项目,青阳煤矿总投资约37.8亿元,矿井面积32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为1.73亿吨,项目建成后年收入10亿元,将进一步优化山丹县传统能源产业产能加速释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两天,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项目现场同样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机器轰鸣声不停,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有的工人手持焊枪,专注地进行焊接作业;有的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仪器仪表,仔细调整着每一个参数。不远处,高耸的储气罐已初具规模,其银白色的外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目前,已有140余人次活跃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所有设备已安装完毕。”张发集团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薛久年介绍,预计到6月底,项目将迎来至关重要的联动试车阶段,随后便投入投料试生产。
据悉,张掖LNG储备中心承担着张掖市应急储气及全省20个县城燃企业5%天然气应急储备任务,是河西地区主要天然气应急储备库和重要战略能源保障基地。二期项目总投资5.2亿元,规划新建1座库容2.98万m³的LNG储罐,配套建设1套日处理100万方的液化装置。建成后,一、二期日处理天然气能力达到150万方。
大干快上场景在山丹县城区排水排涝二期工程管网改造项目现场持续上演。作为全县城市建管“八大工程”的重要部分,施工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运输车往来穿梭,工人们各司其职,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以高效协同的作业节奏全力加快城区排水排涝工程建设进度。
山丹县城区排水排涝二期工程管网改造项目负责人徐梓林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铺设新雨水管网,优化排水布局,实现雨污分流,不仅能极大提升排洪防涝能力,还能减轻污水处理厂压力,改善城区水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排水排涝工程是城市安全的“生命线”,更是民心所向的民生工程。据了解,山丹县城区排水排涝二期工程项目聚焦雨水管网改造与排涝能力提升,覆盖艾黎大道、仁和东路、南关东路、南关西路、滨河北路等路段,新建雨水排水管网约25.6公里。工程建成后,山丹城区将逐步实现从“治水”到“智水”的跨越,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展高质量,服务要先行。今年,山丹县聚焦重点关键,精准持续加力,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做好项目谋划“大文章”,把服务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工地……持之以恒抓安全生产,推动重点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2025年,围绕煤炭生产集散及深加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综合开发利用、生物医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建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共计划实施项目133个。目前,青阳煤矿、兰张高铁武张段等69个项目已开复工。(黄东亮 朱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