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诗歌
田野迎面向我走来
带着马匹和坚毅的农夫
瞧着海洋那边望去。
在秋日稻禾割后的金黄残株中,
铁犁分挖住黝黑的条纹,
把狭长的早晨扩散成长方形的白日
再不断的扩散直至白日溶入黄昏,
把黄昏的暗黑带进夜晚。
张错译
孩子,柔弱依靠刚强,
可刚强也离不开柔弱。
今天你拍击我的树身,
明天你也会遭打受辱。
在那遥远的无力自卫的年代,
完全没有寒冷或温暖,
只有一只无限深邃的惊讶眼睛,
在黑夜中为此哭泣悲叹。
雨林 译
在海立高兰战役之后
在乌特西马战役之后①
大海溶化了人体的浮木。
又用秘密酸来处理他们。
让信天翁吃掉他们的眼睛。
淡盐水带着他们
慢慢地回到大海——
通向创造性的最初的水,
通向新的试探。
①海立高兰,乌特西马均为杜撰的地名。
石琴娥雷抒雁译
在开满花朵的树上
飘荡着蜜蜂悠扬的合唱。
瓢虫,一颗装饰树叶的活的珠宝,
分开绯红的背脊飞去,
把自己的命运
交给含着花蕊清香的空气。
尺蠖爬到叶子边缘,像一个疑问,
支起两只嫩黄的短足:向叶外荡去,
向空茫的宇宙寻找栖处。
风听见了,让树枝靠近它,
伸出树叶的手,接它过来。
沙和海,
朝下看的眼睛。
目光追随着蚂蚁,
思想同它在沙滩上游戏。
海边的黑麦磨着自己的小刀。
蚂蚁爬着,悄悄远离了大海。
袒露的日子,涛声也重了。
马丁松(1904-1978),瑞典小说家。幼丧父,7岁母亲离家出走。由教区各家轮流扶养长大。16岁上船当水手。后长期在南美、印度等地流浪。早期作品有诗集《幽灵船》。后撰写有关童年和水手经历的作品,其中《游记》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异国情调。长篇小说《荨麻开花》、《进入广大世界》和诗集《流浪者》描写海员生活,带自传性。还写有短篇小说《丢失了的美洲豹》和长篇小说《通往圣钟之国的道路》。作品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间或带有神秘色彩。另有诗集《信风》,史诗《安尼亚瑞》等。1949年当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197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鬼船》、《游牧人》、《信风》、史诗《阿尼亚拉号》、《光明与黑暗之诗》和《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