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格命草的诗|清明祭

格命草的诗

第52首

清明祭

文/格命草

天许是通解人性

暗暗地就阴了

太阳也糊了双眼

耷拉着脑袋

不知在哪儿转悠

悲情或许来得太突然

大地来不及反应

坟头绿油油的草格外茂盛

像期待着某种感情

上香 烧纸 叙旧 磕头 放鞭

年复一年,祭奠——

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他们都带着虔诚而来

只是岁月做了手脚

坟头草拔了又拔

这首《清明祭》以清明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祭祀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开头两句“天许是通解人性,暗暗地就阴了”,将天空的阴沉赋予了通解人性的情感色彩,仿佛老天也知晓人们在清明时节的哀伤,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重、肃穆的基调。“太阳也糊了双眼,耷拉着脑袋,不知在哪儿转悠”,运用拟人的手法,进一步渲染出压抑的氛围,太阳的“糊眼”和“耷拉脑袋”,好似它也沉浸在这悲伤之中,迷失了方向。

“悲情或许来得太突然,大地来不及反应,坟头绿油油的草格外茂盛,像期待着某种感情”,诗人将悲情与大地的反应相联系,而坟头茂盛的草则像是在等待着生者的情感寄托,形成了一种生与死、人与地之间微妙的呼应。

“上香 烧纸 叙旧 磕头 放鞭,年复一年,祭奠——”,这一系列简洁而有力的动作描写,勾勒出清明祭祀的传统场景,年复一年的重复,体现了这种对逝者缅怀方式的延续和传承。

“有人在哭,有人在笑,他们都带着虔诚而来,只是岁月做了手脚”,此句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祭祀时复杂的情感状态。哭与笑的对比,展现出不同人对逝者的不同情感表达方式,而“岁月做了手脚”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人们的心境和情感,即使带着虔诚的心,也难以避免岁月留下的痕迹。

“坟头草拔了又拔,墓碑文扫了又扫”,通过对坟头和墓碑的细致打理,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也象征着人们试图在时间的流逝中保持对逝者记忆的清晰。

“人烟熙熙攘攘,好像有股热闹”,结尾看似与前文的悲伤氛围形成反差,但实际上这种热闹背后,是人们在清明这个特殊日子里,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热闹中夹杂着淡淡的哀伤,更增添了一种生命的厚重感。

诗歌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自然景象、祭祀场景和人们的情感巧妙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清明时节那种独特的氛围,以及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轮回与延续。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

标签: 中国诗歌学会 格命 诗评 清明祭 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