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军魂永驻:红五军团研学:文韬武略萧华《长征组歌》创作感染国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

06

论武略政治工作建设影响深远

谈文韬《长征组歌》创作感染国人

1950年3月,新中国已经雄立于东方,萧华调任人民空军政委,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携手为空军建设奠基。同年6月,在罗荣桓建议下,他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协助罗荣桓抓好我党执政条件下的总政治部建设。当年底,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他有力地指导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工作。

◆1950年10月,萧华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第一次全军体育运动大会上,与毛泽东、周恩来、罗瑞卿在一起。

1956年12月,中央军委同意罗荣桓提议,解除其总干部部部长职务,由萧华接任。当时,萧华主持的总干部部,与总参谋部(粟裕)、训练总监部(刘伯承,叶剑英代)、总政治部(罗荣桓)、武装力量监察部(叶剑英)、总后勤部(黄克诚)、总财务部(杨立三)、总军械部(王树声)一起,构成中央军委下设的八总部领导体制。刚刚40出头,就能成为八总部领导人之一,可见他在人民军队中的影响力。

◆1955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自右至左:陈赓、粟裕、萧华、洪学智

195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决定在中央军委常委之下,设立一个办公会议,由罗瑞卿、谭政、杨成武、萧华等6人组成,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1964年9月,罗荣桓病逝后,萧华接任总政治部主任。这时,中央军委恢复三总部体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萧华成为人民军队屈指可数的人物。

在总政治部工作期间,萧华坚持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革命英雄主义运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等重要文章,并参与领导制定了1954年4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连队管理教育工作条例》等重要规章、制度,对于保持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和政治工作制度作出了贡献。1960年起,军队政治工作受到林彪推行的“左”的一套做法的严重干扰,但萧华差不多每年都亲自派工作组,到下边去做调查研究,或找基层干部到总政治部来亲自听取汇报,发现典型,总结基层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实际经验,推广典型经验,带动全军,使那几年的基层政治工作,在“左”的干扰下仍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崇尚扎扎实实,反对浮夸虚饰的优良传统。

◆1963年3月27日,毛主席在萧华(左一)等陪同下接见全军政工会议代表。

萧华身居高位,却谦冲自牧,始终认为自己是革命的幸存者,真正的英雄是已经倒下的战友。1964年4月,他因患肝炎到杭州疗养。可是,作为一位戎马战将,怎能忍心歇息?他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忆起那些革命先烈,经常夜不能寐,决心写一部真实地记述长征的作品,以纪念牺牲的烈士,歌颂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几经琢磨,他决定写一部组诗。从1964年9月开始,他不顾病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创作。后来,他追述过当时的情形:“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面流泪一面写的。”为创作好长征组诗,在杭州西湖水畔的一座小楼里,他反复学习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及《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著作中关于长征的论述,研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转氨酶升高了4次,体重减轻了好几斤,真正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

◆1965年,萧华与《长征组歌》曲作者在杭州。

两个月后,组诗基本定稿,萧华再三斟酌,用了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作为组诗的总题目。1965年3月,萧华将这部组诗交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4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在谱曲过程中,他抱病连续用10个上午的时间给4位作曲家详细讲述长征的历程,使作曲家们都听得入了迷,回忆那一幕,生茂动情地说:正患病的萧华将军讲长征,“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潸然泪下。将军讲到‘四渡赤水’时,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壮观场面。将军对长征的细致描绘,为我们完成谱曲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萧华与《长征组歌》领唱演员在一起。

1965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之际,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把萧华的组诗搬上了舞台,这就是被誉为红色经典作品之一的《长征组歌》。《长征组歌》以磅礴的气势、动人的情愫、悦耳的曲调迅速流行于全军,继而风靡全国,几十年来已演出1000余场仍常演不衰。

1966年6月至9月,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战友文工团带《长征组歌》随他出访了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演出了几十场,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未完待续)

◆萧华与文工团员们在起。前排右起:周恩来,张爱萍,萧华,刘志坚,第二排:王新兰(右二)

011932年4月10日

红5军团向龙岩开进。

拂晓,红15军(欠43师)一部乘敌不备,由大池出发,向小池隐蔽前进。黄中岳、左权指挥红15军向敌人发起猛攻,44师师长苏进和政委刘英率部击溃驻守小池的敌49师第2补充营和民团,击毙敌营长,斩断了考塘守敌的触角,敌残部向赖坑方向溃败。

★考塘战斗旧址——敌军炮楼协鸿楼又名瑞麟楼,因国道扩建而拆

随即,红军向龙门攻击前进。当进至考塘地区时,遭到敌第49师第291团和第1补充营凭借既设阵地的顽强抗击,红15军45师攻击受挫,红1军团首长当即以红4军一部投入战斗。红军乘势由西、北两个方向向龙岩城发起攻击,黄中岳、左权率领红15军先头部队,不顾伤亡惨重,挥舞着大刀杀开一条血路,经2个小时激战,红44师、45师分别由西门、北门突入城里。防守龙岩的敌独立团大部被歼,独立团团长兼龙岩县县长张性白被击伤,率残兵100余人跟着杨逢年和他的直属队从南门突围,教导团团长阮宝洪、补充营营长韩柳添失踪,红军于当日下午攻占龙岩城。是役,红军歼敌约2个团,俘685人,缴各种枪935支(挺),炮2门,各种子弹7万余发,为尔后进攻漳州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红14军在赣南、闽西地区肃清残匪,扫除敌占据点,以巩固苏区和支援红军主力作战。

★《红色中华》报道东路军攻占龙岩

021933年4月10日

红5军团在龙州与敌作战,红38师占领永丰城东门外之窑上。红39师在驻地教育训练。军团政治部就建立支部机关报问题发出通知:墙报不再归到列宁室管理,他应该是支部的机关报,由支部负责建立,使他确能成为党领导群众的一种工具。

031934年4月10日

广昌保卫战打响。敌河东、河西两纵队分别从河东罗家堡和河西白舍圩、辽陂(即瑶陂)地区出发,沿盱江两岸向饶家堡、甘竹市地区推进,开始向广昌实施第一期进攻。

为阻止敌军进攻,中革军委以红13师和红1、红3军团等部坚守盱江东岸之大罗山、延福嶂(即连福峰)、白叶堡等阵地,抗击敌河东纵队;红9军团和红23师等部坚守百子岭、刘家堡、将军渡等阵地,抗击河西纵队。

红13师驻军新福庵。39团直属队召开连长、指导员、支书以上干部会,军团政委朱瑞作报告,指示最近的工作。午前,兴国慰劳团离开13师回军团去了。

红15师在将军殿用战斗间隙进行射击、投弹、刺杀技术,以及单个战斗,班(排)战术训练等军事、政治训练。

红34师驻防建泰沿线。

★ 广昌保卫战第一阶段战场遗址——甘竹以北

041935年4月10日

接到红军西进云南的报告后,蒋介石召集他的“追剿”军高级将领开会,确定了“紧追围剿,不使休息”的“追剿”新战略。他命令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和第53师掉头西进,沿黔滇公路在红军右侧实施平行追击;令孙渡纵队在红军后面跟踪追击;令薛岳重新执掌“追剿”军指挥权,统率各部展开“追剿”行动。同时令云南军阀龙云在滇黔边境地区部署部队,对红军实施堵击。

红军总部命令尽快脱离追敌迅速西进。军委电令红5军团和1、3军团火速占领、控制青岩、定番(惠水)并前出到清镇之戴家庄,越过敌军平行追击,以便西进,取得有利先机。

红5军团和红3军团为右路,在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由青岩经长田,转取广顺县,经改尧、思京抵中院。在中院兵分两路向广顺城进军,一路走凉水、巴茅哨、磨场、平寨、打破碗、海马塘;另一路走翁高、四寨、滚塘、上坝、墙角。

红5军团经混子场、述都、谷社、碗场,行军55里,司令部进驻青岩,并在王关以南地区掩护全军西移。此时滇敌又向青岩地域逼近。

★贵州青岩

051936年4月10日

冲出敌滇军包围的红2、6军团在柯渡又一次会合。凌晨,红2、6军团开始行动,以急行军掉头南下,巧妙地穿过滇军孙渡、张冲两部间隙,直奔昆明。前卫部队抵达羊街、阿子营一带。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开展地方工作;37团及31军在牦牛到丹巴一线警戒。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标签: 长征组歌 创作 军魂 萧华 红五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