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读这首诗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挑战,著名诗人杨炼诗歌《瞬间》

瞬间

文/杨炼

在看到杨炼的诗《瞬间》,我的脑海第一反应就是我读过的意大利现代著名隐逸派诗人夸西莫多的《瞬息是夜晚》:“每一个人/偎倚着大地的胸怀/孤寂地裸露在阳光之下:

瞬息间是夜晚。”其中这句“瞬息间是夜晚”,常常像警钟一样敲响在我灵魂的旷野。夸西莫多还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在任何一处别的地方,都不曾笼罩这般的黑暗。这不是昏暗,而是风雨如磐,一片漆黑。”我们对比一下后不难看出杨炼的《瞬间》多少有些从隐逸派那里里汲取了一些意象元素。

我无意将这两首诗歌作比较,去分辨哪首诗歌更加优秀。我也没有因为后者获得过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而对杨炼诗歌贬低。相反的,我对杨炼的《瞬间》一诗读起来的最初感觉还是不错的。在如此简约的文字中去完成蕴含着强力的哲理性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挑战。再说,还需要驾驭音韵,不能让它狂野飙车,这又多了一层难度。我确信杨炼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是尽心尽力且饱含热情。

“这一刻,世界并不存在”,从下面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句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否定句,它不代表世界绝对不存在。主观上否定,就是一种不认可,对现存社会的质疑,批判,彻底否定。尽管我们读不到诗人如此做的原委,但诗人以他的立场为我们做了一种切割。读诗,很多时候只有顺着诗人的指引才能进入诗人艺术的领域,因为诗人作为世间最为敏感的特殊人群他们总会有自己视角,而这种视角下的事物才是艺术。

“ 你问:看那远处

大海为什么晃动着阴影

我无法回答你,我不知道”

这个“大海”很独特,它显然是连接现实与未来,至于这个大海象征什么呢?是生活?社会?政治?人生?…如果未来也是“大海”的延续,或者“大海”是其核心组成部分,那么,可以推断未来一定没有阳光和希望可言。那么,大海象征什么成了一个重要疑问。记得杨炼在另外一首著名诗歌《大雁塔》里,用大雁塔来象征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历史,把诗人个人情感拔高到民族情感的高度。那么,在《瞬间》一诗里,“大海”是不是一样被拔高,喻指民族的苦难,或者世俗的欲望等等。

既然眼前已经被否定了,那么,只能寄托于未来。

未来(或说前途)怎么样?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一片朦胧。“是什么在等待我们/那海和天空之间,星星消失的地方/连时间也没有确切的命运”。一个“连时间也没有确切的命运”的未来(或前途)多么令人迷惘。不难看出,诗人的处境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反过来说,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存社会的强烈不满,近乎绝望。

当然,因为该诗很短,我们读不到更多的信息,也只有在诗人设定的朦胧意境中体觉这些,这或许是给我们一种情绪的感染,让我们自己的思维展开诗性的翅膀,去翱翔在“那海和天空之间,星星消失的地方”,去顿悟更多的东西。至于诗人杨炼,他不会再指引方向,也不会说的更多,或者说他自己也说不了更多。

邵风,安徽肥东人。笔名:康信德;艺名:松谷山人等。作家、编剧、书法爱好者,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特区文学》《安徽文学》等各类杂志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来贝》;电影剧本《出租房》系列、科幻剧本《托鲁传奇》、《克罗人》,历史题材剧本《十万火急》、《旧金山往事》等;长诗《贾佑思历险记》等,以及大量抒情诗歌及文学评论。

标签: 诗歌 智力 杨炼 杨炼诗歌 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