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化经济格局中,贸易政策始终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更牵动着国际市场的神经。而美国近期的一系列贸易举措,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无疑成为了全球经济舞台上的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甚至让民主党人再次举起了弹劾的大旗。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一项震惊全球的贸易政策——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这一政策如同一场风暴,瞬间席卷全球市场,各国纷纷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
美国股市首当其冲,4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暴跌,纳斯达克指数暴跌5.97%,标普500指数暴跌4.84%,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超1600点,跌幅达3.98% ,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美股“科技七巨头”总市值合计蒸发103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000亿元 。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未能幸免,欧洲股市主要股指均下跌逾4%,日经225指数跌7.83%,韩国综合指数跌5.58%,香港恒生指数跌13.22%,上证指数收跌7.34%,深证成指收跌9.66%,创业板指收跌12.5% 。市场陷入一片恐慌,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创。
然而,就在市场一片惨淡之际,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却突然发生180度大转弯。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缓对大量国家的“对等关税”措施 。这一消息传出,美股瞬间上演惊天逆转,道指一度拉升2595点至盘中新高,眨眼回血2.5万亿美元 。但随后剧情再次反转,7分钟后,暂缓关税被证实为谣言,股价涨势戛然而止 。直到第二天,特朗普才正式宣布暂缓关税政策,美股最终止跌反涨 。这一系列的政策反复,让股市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也让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充满了质疑。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动荡,也让美国国内民众怨声载道。从4月5日开始,美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短短24小时内,全美共发生1400多场名为“Hands Off”的游行 。示威者高举标语,要求特朗普“放手”,停止破坏美国经济,甚至有人直接喊出“特朗普必须辞职”的口号 。这场抗议浪潮还蔓延到了欧洲,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的民众也走上街头,反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路透社与益普索联合发布的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3%,创下其第二任期以来的最低点,仅有37%的民众认可他的经济管理能力 。
在国内民众抗议不断的同时,美国政坛内部也出现了严重分歧。民主党人抓住机会,猛烈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罕见发声,直言“特朗普政府的无能正在让美国经济陷入一场自作自受的灾难!”她援引前总统里根反对保护主义的言论,并提到1930年代的《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暗示特朗普正在重蹈历史覆辙,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崩溃 。
而民主党众议员艾尔·格林更是言辞激烈,他在华盛顿的公开活动上明确承诺,将在30天内对特朗普提出弹劾,理由是特朗普“不配拥有”总统职位 。格林还将特朗普比喻为《圣经》中的巨人歌利亚,而自己则是杀死歌利亚的少年大卫 。尽管目前民主党在国会不占优势,弹劾成功的难度极大,但格林的表态无疑反映出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强烈不满,也让特朗普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根据美国宪法,弹劾总统需要经过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道关卡。在众议院,需要一半以上的议员通过才能立案;在参议院,则需要三分之二的议员通过才能将总统定罪 。目前,共和党在国会占据优势,这使得民主党弹劾特朗普的道路充满荆棘。
回顾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他并非首次面临弹劾危机。在2019 - 2021年间,美国国会众议院针对他先后提起两次弹劾程序 。第一次是因为“电话门”事件,特朗普被指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通话中以军事援助为筹码施压对方调查拜登父子,最终众议院通过弹劾条款,但参议院未判定他有罪 。第二次则是因为特朗普支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众议院指控他“煽动叛乱”,但在参议院弹劾审判中,他再次被宣告无罪 。这两次弹劾案不仅凸显了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也让两党对立更加尖锐。
此次民主党人誓言弹劾特朗普,虽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却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紧张和复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是为了实现“美国优先”,增强美国工业和技术优势,减少对其他国家依赖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全球市场动荡、国内民众抗议和政坛分裂 。在未来的30天里,艾尔·格林是否会真的发起弹劾?弹劾程序又将如何展开?特朗普又将如何应对?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让美国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就像一场破坏力巨大的风暴,不仅打乱了全球经济秩序,也让美国国内陷入混乱。而民主党发起的弹劾威胁,更是让美国政治舞台上的这场大戏愈演愈烈。在这场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博弈中,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都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