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家园》是酒徒第一本未使用穿越题材的作品,也是他风格走向圆融纯熟的奠基之作,开启了其隋唐三部曲。真正尊重历史的人都会对穿越这个要素保持冷静和谨慎,因为在我们的线性史观和求实史观中,穿越是一个不能被接受的夸张要素。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历史传奇小说又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了历史呢?在历史的夹缝中搜罗一些传奇故事,这不是稗官野史又是什么呢?在摒弃了穿越要素后,酒徒仍然不得不面对如何对待历史这个历史小说最根本的问题。
本文是漫画~~在2014年发的旧书评,因为写得早,难免有溢美之辞。但还是值得看看的。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漫画~~
字数:2511,阅读时间:约2分钟
“后退一步,便是家园!”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上个星期抽出时间把历史类大名鼎鼎的《家园》,又名《隋乱》,读完了。盛名之下无虚士,《家园》果真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历史小说。今天就来简评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各个方面。
一.作为一本历史传奇小说的《家园》
不同于网文流行的写作模式,《家园》并不是穿越,甚至连架空成分都很少,而是从真实历史中提取了种种细节来完善这个故事。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主角的塑造:上谷李旭。李仲坚这个人在正史里并不存在,但是野史中却有李旭的原型:与李靖,红拂女二人结成义兄妹的虬髯客张仲坚。
剧情从李旭为了躲避征兵令,离家出塞的《塞下曲》开始,写出了少年虬髯客的崛起之路和征战史。从我最喜爱的塞下曲中的世外桃源里近乎梦幻的童话的纯真美好,李旭一步步走向了残酷壮烈的动荡乱世。在离开塞外之后,李旭投于陇右李家麾下,从一个运粮军里的低级军官做起,征高丽,平叛乱,败瓦岗,安六郡,退突厥,扬起李仲坚的举世威名。
在这么一系列的情节中,酒徒将故事的冲突转折运转得相对从容。日常与过渡剧情在酒徒的笔下细腻温淡,毫不枯燥。而高潮剧情则是波澜壮丽,汹涌澎湃,令人热血沸腾。
以李旭为中心轴线的剧情在这么个大格局的乱世中却略嫌不足,到了后期可见不少疲软之处,虽然在大高潮的积累中被小心掩住了。而这种情况于后期许多角色都被一笔带过,或者草草交代可见(如秦叔宝,徐懋功等)。
不过,虽然酒徒能在这么个庞大的故事线里把主线支线完善地收尾,尽显其深厚的功力,结局部分却有烂尾的嫌疑。故事固然说得七七八八了,但是交代稍嫌不足。(结局不仅是开放性的,更有3个版本供读者选择,实在令人蛋疼。)
二.群像塑造和其问题
《家园》里留下印象的角色极多,不单是李旭这个主角,徐懋功,陶阔脱丝,刘弘基,杨广,李家四人,石岚,秦叔宝,罗士信……全书中这些性格迥异却又形象鲜明的人物与李旭纵横交错的复杂交集在酒徒的笔下描出了一个由盛转衰,乱象丛生的娑婆世界。
不过,虽然角色众多,个性鲜明,大部分的角色塑造却十分单薄,未见太多复杂性。此中代表便是主角李旭;他的热肠古道,仁柔寡断,与正直豪迈的气概都是靠着剧情推动慢慢堆砌出来的。在我的印象中,李旭除了在迷茫就是在征战,而求索之外的李旭形象稍嫌不够丰满。反而是隋炀帝杨广的形象要立体一些;从一开始的威严森然,到一征高丽的英武矫健,到对李旭青眯的慈和信任,和三征高丽听信谗臣的懦弱糊涂,无不塑造出了一个复杂多变,有情有义,时而有能力,时而糊涂寡断的脆弱之人。
这里也不得不谈到李渊和李世民这两父子的描述;从一开始李渊的慈祥重情,到后面的阴险城府,与李世民一开始的真诚聪慧,到后面的阴鸷狠辣吓了我一跳。虽然早知道俩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这近乎180度的大转变还是令我惊讶。
说起李旭与书中角色的交集,《家园》里的友情与爱情写得真挚动人,尤其是李旭与徐懋功等人的兄弟之情,与杨广之间的君臣之情写得十分成功。爱情部分虽然着墨不是特别多,但是以我所见在第一卷塞下曲中李旭与陶阔脱丝的纯真初恋最为质朴感人,铺垫最多也最合理。之后与李婉儿,石岚,乃至萁儿的感情虽然也触动心扉但是感觉过于匆匆。当然,其中对爱情的描述对我这个没谈过恋爱的屌丝已经够好了。
三.兵贵不杀而非杀,画龙点睛的主题思想
《家园》的精彩从剧情到文笔到人物都非比寻常,不过酒徒在书中的思想却是全书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李旭作为一个军人,从队正到将军,手中沾的鲜血洗都洗不干净,带领的军队杀过的人可以说是白骨蔽野。而这么个爬着尸山血海走上大将军之位的人,却很可能是全书里仁慈之心最盛的人。
的确,《家园》里与其说是一部描绘隋衰唐崛的历史小说,倒不如说是李旭的成长史与求索之路。作为一个左派的爱国之士,酒徒那浩大刚正的悲悯情怀在书中处处可见。李旭的使命在通篇小说里都是在于守护,正如他的恩师,名将张须陀所言:“武将之责在于守护!”而李旭在走向成熟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面对了这个职责与使命,为了理解“守护”的意义而挣扎着。
李旭能走到他那举世无双的位置,并不在“杀”,而在“不杀”。并不在“狠”,而在“仁”。因为自己也曾是那平凡的众生中其中一员,李旭才能对百姓们的苦难深有同感,从而尽其之力去守护他们的一切。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六郡的繁华安宁,才会有长城上誓死抵挡家园的钢铁之志。
到了书的结尾,李旭似乎仍然没有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答案。他曾经试图守护天下,为了隋朝四处救火,但是最终败了个一塌糊涂。他又试图守护自己的领地,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子民与亲人,结果被迫把拥有的一切易手他人。到了最终,李旭发现他除了身边寥寥几个兄弟亲人,守护住的唯有心中的坚持。到结尾,那个疑为烂尾的开放性结局也许也是酒徒留下的疑问。守护的涵义到底是什么,洒洒200万字之后酒徒自己也没能说出来。
但有一个理念酒徒表达得非常清楚:不能因为守护的意义不清就不去做,也不能因为天下都乱了而把加入疯狂当成理所当然或者理直气壮。李旭走了一条最艰难,最容易万劫不覆的路,因为他明白一个在《天行健》里说得非常好的道理:“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