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财经/原创】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格局中,量子之歌(NASDAQ:QSG)凭借独特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目光。
这家从在线教育领域发端的企业,曾借助互联网东风迅速扩张,业绩数据一度亮眼。但深入探究后会发现,其发展之路布满荆棘,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不过,量子之歌在银发经济、潮玩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大胆探索,也为其未来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带来无限可能与想象空间。
量子之歌在营收增长方面确实有过可圈可点的表现。2024财年,总营收跃升至37.95亿元,同比增长23.17%,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营收约达7.3亿元,继续维持增长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公司持续的市场推广投入以及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密切相关。公司通过多渠道投放广告,精准触达潜在用户,成功吸引大量新用户注册,为营收增长奠定基础。
然而,拨开营收增长的表象,深入财务报表内部,便能发现潜藏的问题。以销售和营销费用为例,过去多个财年里,这一费用始终居高不下。2023财年和2024财年,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高达24.08亿元、25.87亿元,相当于每实现1元收入,至少有0.68元投入销售环节。2025财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1%,显示出公司正积极向“精准投放+多元增长”模式转型,运营效率有所提升。
从成本结构来看,除了高昂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公司的课程研发成本、师资成本等也在不断攀升。随着市场对课程质量要求的提高,量子之歌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聘请优质师资。而在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成本的持续增加将对公司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付费用户转化率作为衡量在线教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量子之歌在这方面的表现令人担忧。在金融知识课程领域,2024财年金融知识注册用户数量暴增至7060万之多,然而付费学习者却仅有50万,占比连1%都不到。好在技能提升课程转化率相对较高。2022财年,技能升级注册用户730万,付费学习者10万,占比1.37%;2024财年,技能升级注册用户激增至4190万,付费学习者90万,占比2.15%,提升比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4年全年付费人数变化趋势上看,第一季度付费人数为50万人,此后连续走低,第四季度降至30万人,这直接导致公司营收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量子之歌曾经依赖为支柱的“个人在线学习”收入为6.01亿元,比2023年同期的8.74亿元下降了31.2%。
导致付费用户转化率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课程内容来看,部分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以金融知识课程为例,用户学习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投资理财中,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同类课程产品层出不穷,用户选择更加多元化。量子之歌在课程特色、教学服务等方面未能形成明显差异化优势,难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用户付费。
尽管量子之歌在财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在现金流管理上却有着较为稳健的表现。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达12亿元,这为公司未来的战略投资和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充足的现金流使公司能够在不依赖外部融资的情况下自主推进业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金流优势并不能掩盖公司潜在的风险。随着公司在新兴领域的不断拓展,如银发经济和潮玩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如果新业务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将对公司现金流造成持续消耗,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量子之歌传统业务核心是卖课,通过短视频广告吸引新用户参与入门课程,进而购买高级课程。在发展初期,这种商业模式凭借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优势和精准推送技术,成功吸引大量用户注册,实现快速扩张。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这种单一的变现模式弊端逐渐显现。
市场上同类课程产品大量涌现,竞争愈发激烈,用户获取成本不断攀升。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量子之歌不得不持续增加营销投入,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同时,消费者对于在线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内容要求日益提高,量子之歌过往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导致课程内容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在金融知识课程市场,许多竞争对手推出了与知名金融机构合作的课程,课程内容更加权威、实用,且提供一对一的投资咨询服务。相比之下,量子之歌的金融知识课程在内容深度和服务质量上都显得相对不足,这也是付费转化率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量子之歌布局银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高度契合国家相关政策导向。量子之歌旗下的千尺学堂抢先布局线下,打造丰富主题的游学线路,并专注于高品质的商业化服务。从公开数据来看,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在银发大健康产品的带动下,消费业务营收达约6450万元,同比增长39%,这一成绩表明其在银发经济领域的探索初显成效。
然而,该领域也并非一帆风顺。老年群体对于线上服务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这需要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教育和用户引导。相关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老年人在使用线上服务时存在操作困难,需要子女或专业人员协助。因此,量子之歌需要开发更加简洁、易用的线上服务平台,并配备专门的客服团队为老年人提供指导。同时,老年服务市场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量子之歌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从产品采购、服务提供到售后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以赢得老年群体及其家属的信任。在竞争方面,随着银发经济市场潜力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传统养老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和客户资源,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量子之歌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这片蓝海中站稳脚跟。
2025年3月底,量子之歌宣布以2.1亿元收购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60%股权,正式切入IP消费赛道,进军潮玩产业。这一跨界之举标志着量子之歌在年轻消费群体和情绪消费领域的战略布局。Letsvan在潮玩圈虽不算头部企业,但具有独特优势。其创始人在潮玩行业经验丰富,在市场审美趋势洞察上有独特见解,并建立起与IP设计师的合作库。旗下产品如又梨ZIYULI、WAKUKU等在不同渠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WAKUKU在MINISOLAND北京壹号店首发吊卡,2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
对于量子之歌而言,此次收购有助于其拓展业务边界,进入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新市场。通过整合Letsvan的资源,量子之歌可以借助潮玩产业的发展东风,实现用户群体的年轻化拓展,打破原有的用户年龄局限。潮玩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潮玩市场规模将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量子之歌进入这一领域,有望分享市场增长红利。
但跨界收购也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潮玩产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化迅速,消费者喜好更迭频繁。量子之歌需要快速适应潮玩产业的发展节奏,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在产品设计方面,要紧跟潮流趋势,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喜好的新产品。在营销推广方面,需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特点,采用社交媒体营销、线下展会等多种方式进行精准营销。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要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地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否则,可能面临收购后协同效应不佳、业务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在经营管理层面,量子之歌过度依赖外包员工的做法一直备受诟病。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聘用的外包员工数量超过2200名,占比超过70%,这导致全职员工数量逐年递减。外包员工由于归属感不强,对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与投入度往往不及全职员工。例如,在教学环节,外包教师可能对公司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系统掌握不够深入。一些外包教师可能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教学方法单一。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还会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但公司也在积极寻求变革。从2025财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的下降可以看出,公司正在尝试调整运营策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司开始注重精准营销,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减少无效营销投入。同时,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无论是银发经济领域还是潮玩产业,都需要公司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新业务的管控能力,提升团队的协同效率,以应对新市场带来的挑战。
作为一家在资本市场和商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量子之歌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其在财务、业务模式、经营管理等方面既有成绩也存在问题,在新兴领域的探索虽充满机遇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未来,量子之歌能否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能否正视现存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灵活调整战略,实现业务的优化升级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