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受助学子送别坤叔:37载助学路,爱与希望的传承
近日,一则消息令无数人为之动容:那位用37年时间,默默照亮寒门学子求学之路的“坤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4月16日,在东莞市殡仪馆,百余名受助学子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送坤叔最后一程,现场庄严肃穆,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他们对坤叔深深的敬意与不舍。
时光回溯到1988年,坤叔的人生轨迹因一封来信彻底改变。彼时,坤叔帮参加央视青歌赛的女儿处理歌迷来信,其中一封来自贫困地区的信件,诉说着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打算辍学的无奈。坤叔心里一揪,当下便在回信里夹上了学费,就这样,他开启了长达37年的助学之旅。
起初,坤叔只是单纯地资助个别孩子,可随着参与广东省希望工程的活动,他亲眼目睹了众多孩子因贫困与知识失之交臂,内心深受触动。此后,他踏上了更为坚定的助学之路,哪怕山路崎岖,哪怕耗费大量精力与财力,他都未曾退缩。从最初的单枪匹马,到后来团队不断壮大,再到“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成立,坤叔用行动让9106名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其中在湖南凤凰资助的学生就有3666名,占总数的四成 。
在这些受助学生中,吴生君就是典型代表。1998年,正在读初二的他因家庭负担重,打算放弃学业。关键时刻,坤叔伸出援手,资助他从初中直至大学毕业。如今事业有成的吴生君,也投身公益,将坤叔给予的爱传递下去。像吴生君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或是成为高校教授,或是考上公务员、成为医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回顾坤叔的一生,他不仅给予孩子们物质上的帮助,更注重精神交流。他坚持“一管到底”的助学原则,认捐后便资助到学生毕业,不允许中途放弃。他还鼓励孩子们与资助人多沟通,让这份关爱更加深厚。在他心中,这些孩子都是他的牵挂,是他人生意义的所在。
如今,坤叔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如同火炬,在受助学子心中熊熊燃烧。这也让我们思考,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心的传递者,或许只是一份小小的善意,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成就一个家庭的未来。让我们以坤叔为榜样,让爱与希望,永远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