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庆,
你也许看过了太多的风景,
但你有听过
专门为肇庆写的歌曲吗?
肇庆,这座钟灵毓秀的历史文化名城,
孕育了诸多音乐创作灵感。
很多本土词曲作家们,
依托自身的音乐天赋与创作热情,
创作出一首首具有肇庆元素的歌曲!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聆听吧~
文旅推广歌曲《砚都缘》
“《砚都缘》的灵感,
源于肇庆的山水与人文。”
谈及为家乡创作的文旅歌曲,姚东耀直言,肇庆的千年文化积淀与自然资源赋予他创作动力。肇庆山水如诗画一般,星湖的波光与古建筑相映成趣,端砚的纹理中凝结着匠人智慧,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歌曲的创作基底。
在姚东耀看来,
文旅推广不仅要展现当地的绮丽风景,
还要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核。
港澳肇庆市同乡会会长
姚东耀说:
“端砚不仅是文房用具,更是肇庆人与自然共生的见证;星湖的山水画卷里,藏着岭南文人的精神追求。希望通过这首歌,让外界看到肇庆的文化厚度。”
从创作文旅推广歌曲《砚都缘》
到对农文旅产业的深度思考,
作为港澳肇庆市同乡会会长,
姚东耀以“双城视角”
探寻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既不盲目复制澳门经验,
也不囿于传统文旅模式,
而是立足本土文化基因,
在大湾区融合发展中寻找机遇。
姚东耀认为应聚焦
“生态+文化”的双重优势。
“肇庆拥有大湾区稀缺的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星湖、七星岩以及包公文化、六祖文化等历史遗产,将这些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与开发,打造旅游品牌,转化为深度体验产品,才能形成独特吸引力。肇庆农文旅产业不仅要服务好国内的游客,更要走出去,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鼎湖山。罗馨如 摄
《七星岩》荣获TOP5金曲奖
在第二届粵港澳流行音乐唱作大会中,
歌曲《七星岩》作为肇庆市选送的参赛作品,
荣获专业组TOP5金曲奖,
成为这届赛事排名前五的最佳歌曲。
《七星岩》歌曲的作者,
徜徉于七星岩千年诗廊之中,
饱含深情创作了五律、七律两首格律诗,
巧妙地合成后作为歌词,
通篇律诗依次连押八韵,悠扬婉转,
使人印象深刻、身临其境。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七星岩》歌词
黄健 黄列
北斗降人间,瑶池荡细涟。
和风花弄影,紫气柳含烟。
飞鸟任舒展,游鱼乐自然。
轻舟穿碧潋,举酒白云边。
九霄云外接祥瑞,阆苑生来有洞天。
墨客文人留妙笔,摩崖石刻越千年。
红霞意落玉峰上,皓月情迷梦境前。
美美如诗人长久,湖光山色七星连。
《我记得》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林海茫茫,郁郁苍苍。
念念不忘,当年老地方,一生的荣光……
由肇庆市音乐协会敬润达创作的歌曲
唱响了怀集岳山造林大会战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4年金秋十月,
过万名热血青年,扛着红旗,雄赳赳,
气昂昂地从怀集各个公社出发,
浩浩荡荡奔赴岳山,
他们起早摸黑,从深秋到寒冬,
在荒山上挥锄抡锹,挖坑种树。
经过两轮的“岳山造林大会战”,
创造了将贫瘠荒山
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
△当年“岳山造林大会战”场景。方权裕 摄
50年过去了,
作为当年主力军参加大会战的
姑娘小伙子现在都已两鬓斑白。
回忆起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他们依然还是那么的
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歌曲《我记得》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
《我记得》歌词
《鹤舞端城》用歌声讲述肇庆故事
近日,肇庆市文艺志愿者
——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的廖子荣作词、
肇庆市音乐家协会的程时忠作曲的
歌曲《鹤舞端城》正式发布,
用古风音乐讲述着肇庆的故事,
展现了肇庆的山水之美与文化底蕴。
歌曲《鹤舞端城》创作灵感
来源于肇庆市的舞蹈节目《瑞鹤归》。
以古诗词风格的歌词,
为歌曲奠定了典雅的文化基调。
作曲采用了古风歌曲的风格,
全曲以四二节奏为主,
开头采用小调式来描述古端城的古往今昔,
使歌曲更加细致入微,
增加了可听性。
△舞蹈节目《瑞鹤归》
《鹤舞端城》歌词
《阅江楼》深情讴歌肇庆红色文化
歌曲《阅江楼》
由肇庆本地音乐家罗建新作曲作词,
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孔庆学倾情演唱。
阅江楼作为歌曲的创作背景,
见证了肇庆的沧桑变迁和红色历史。
△图源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歌曲中“这里是铁军诞生的地方,
这里是人民军队诞生的地方,
你将星星之火燃遍全国,
你让八一军旗巍然挺立高高飘扬”等歌词
是对肇庆丰富红色文化的
一次深刻挖掘和传承,
让人们仿佛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感受到铁军战士们的英勇与坚韧。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梦丹 摄
从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趣的民俗风情,
再到神秘的民间传说和绝美的自然风光……
每一首歌曲或朗朗上口、或轻快婉转、
或沉稳大气。
每个音符、歌词都触动着肇庆人的情怀!
哪一首是你的最爱?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