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敌之悔》
张马二帅讨叛贼,
安龙城破敌披靡。
马忠背母遁逃离,
凌翔欲追图建功。
河图劝阻情义重,
同锅共食莫相攻。
一时心软纵强寇,
终陷打武悲途穷。
第七十一回
三虎相争猛嘶斗
打武地两帅归阴
话说张凌翔、马河图刚刚收回安龙城五六天,尸首刚刚清理完毕,街道还没收拾干净,戰后疲劳还没缓过气来,马上就被叛将马忠率军包围,还不到半夜就被马忠攻入城里。
二帅无力抵抗,只好退出城外,且战且退。
这里没有什么比惊慌失措的居民更可怜了,有些吓晕了居民从屋里跑出来,被满地的尸体绊倒,根本无法跑。又爬起来又跑回屋子。
官军一路追杀,沿路纵火。屋里的人又跑出来,混乱中有的被乱刀砍死,有的被人马踩踏而死。
死尸越堆越高,连马也陷在里面。
叛将马忠:
一者为了邀功。
二者为报城破狼狈逃窜之仇。
三者要报兵败后孙青颜对他的知遇之恩。
作战更加勇猛,如那得胜猫儿,勇猛追杀,毫不留情。
其实被杀的众多人中,前几天还是在一口锅里吃饭的弟兄。
火光闪处,前面隐隐看见张、马二帅正在火光中败逃。
只见他,跃马挺刀,追向前去,大喝一声,往哪逃?
张、马二帅闻声,返脸一看,正是马忠,马河图道:“兄弟何必苦苦相逼?”
马忠道:“兄做在前也!”
殊不知前翻败走麦城,如不是张、马二帅放他一条生路,他哪有今天,真是不义,不仁之人。
张、马二帅心里暗自悔不当初,现在落得被他穷追猛打。
若论单打独斗,那张马二人也不弱于马忠,可是这张马二人前几天攻破府城,兵将拼命死战,已是元气大伤,还未来得及恢复体力,就又反被他猛攻。
这时相反张马二帅已成强弩之末,加之年龄又比他大十几岁,体力不佳。
交马只五十回合,战他不过,又气又狠,咬牙切齿。
只好决定先突围回到新城再作计议。
二十五日,张马二帅一路败逃,慌不择路,只知向新城方向逃去。
一路张凌翔不无感叹地道:“好啊!我们现在正好似”
- **解析**:“北雁携来”与“东风吹倒”相对,一个是动物带来的动态,一个是风力造成的结果。“金谷柳”与“玉屏梅”相对,分别指代不同的植物景观。“舞影飞絮”描绘出柳絮飞舞如影的优美姿态,与“落花流水”相对应,展现出春天的生动景象。
刚对完,马兵上来赞道:“两帅好文才,我也来凑个热闹,
- **赏析**:“暮雨催开”与“东风吹倒”相对,表现出不同的自然力量对植物的影响。“青嶂菊”与“玉屏梅”相对,“青嶂”突出了菊花生长环境的清幽。“绕雾流香”描绘出菊花在雾气中散发着香气的情景,与“落花流水”相对,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的氛围。”
吟毕:众人称妙!
马弃上来高声道:“我也来个下联:
- **赏析**:“离恨牵愁”与“东风吹倒”相对,从自然景象过渡到人的情感。“锦字笺”与“玉屏梅”相对,一个是情感的寄托物,一个是自然景物。“泪语啼痕”描绘出因离别之恨而流泪、诉说的情景,与“落花流水”相对,深刻地表达出忧愁、悲伤的心境。”
刚吟毕:众人道:好是好,只是有点悲观。
张靖上来道:“我来对个下联”
- **赏析**:“旧梦难寻”与“东风吹倒”相对,体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银烛影”与“玉屏梅”相对,通过光影和实物的对比,增添了一种朦胧的氛围。“瘦月残窗”描绘出月亮微弱、窗户残败的景象,与“落花流水”相对,烘托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情感。”
对毕:众人道:好是好,就是有点凄凉。
孙兵上前道:“我来对一句,看否合意,小伙拍了拍脑袋,对道:
- **赏析**:“宋雨敲残”与“东风吹倒”相对,将自然现象与历史元素相结合。“秦淮柳”与“玉屏梅”相对,秦淮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地域,柳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剩月零烟”描绘出秦淮河畔在细雨中只剩下淡淡的月色和零星的烟雾,与“落花流水”相对,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文化氛围。
吟毕:众人道妙!
李强上前道:“好什么好,看我的,随口对道:
- **赏析**:“汉雪埋深”与“东风吹倒”相对,引入历史朝代的元素,使对联更具厚重感。“乌孙草”与“玉屏梅”相对,乌孙是古代西域的一个民族,这里的草代表着边疆的特色植物。“断戟残旗”描绘出战争过后的惨烈景象,与“落花流水”相对,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战争的残酷。”
李强刚解析完毕:众人唱彩!妙也!妙也!
马河图听后吼道:“好什么好!他是没光开说老子这一仗折戟沉沙。
弟兄们!沉就沉吧!老子悔不当初,没听凌翔大哥的话,追杀叛贼,落得今日败!连累了大家。
二世再来吧!二世我还带着你们打天下,天下不平誓不休!”
张凌翔道:“老子前无救兵,后有马忠紧紧追赶,还好什么好,给老子打起精神,准备迎接一场恶战,来一联真正的折戟沉沙。
**后人有诗《叹马河图》**
东风摧折玉屏梅,
落蕊飘零水自哀。
白帜纷飞忠义尽,
打武地血漫沉灾。
叛氛骤起风云暗,
壮志难酬岁月颓。
浩叹英魂归寂处,
残痕遗恨久徘徊。
解析:首联以“东风摧折玉屏梅,落蕊飘零水自哀”描绘出一种凄美、衰败的景象,暗喻局势的动荡不安以及美好事物的消逝,为全诗奠定悲戚的基调,恰似张凌翔所处环境的艰难与无奈。
颔联“白帜纷飞忠义尽,打武地血漫沉灾”直接点明主题,写出白旗军的奋战与最终遭受的惨重灾难,“忠义尽”体现出形势的严峻和希望的破灭,“血漫”描绘出战斗的惨烈。
颈联“叛氛骤起风云暗,壮志难酬岁月颓”进一步阐述叛乱突起使得局势急转直下,英雄们的壮志无法实现,时光也随之变得灰暗无望。
尾联“浩叹英魂归寂处,残痕遗恨久徘徊”则是对那些逝去英雄的叹息,他们的英魂归于寂静,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在世间长久徘徊,表达对这一悲剧结局的感慨和追思。
清军死命追杀,毫不放松。
前有团练,豪绅堵截,后有马忠亡命追赶。
真是兵败如山倒,墙倒众人推,原来的乡军团练,现在都叛变了,反过来劫杀我们。啊!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张马二帅死命拼杀,奔跑了一天,到了晚上天黑下来,二人一看,身后兵将不过五十来骑,正要准备埋锅造饭,做些吃的。
谁知四面八方火把齐举,喊杀声震天,大喊活捉住张凌翔、马河图者,偿银壹仟俩。
张马一看这阵势,心里一惊,不好!天亡我也!跑了一天,还没有逃出他的包围,心想:“这孙清颜用兵还真有点谱气。”
二人稍一愣神,定一定向,马河图道:“张兄我们没有什么退路了,为今之计,只有向着新城方向突围,如果今晚能突出重围,明天就有望回到新城。”
于是招呼大家道:“弟兄们!我在前冲杀,张兄在后面断后,弟兄们冲出去一个是一个,不要回头,不要管后头。”
于是,马河图一马当先,向那火把最亮的地方冲去,准备捞他条把大魚,拉个垫背的。
火光中,只见一将手提长枪,威风凛凛,定睛一看,正是叛将马忠。马河图一看,又是这败家子挡住去路,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跃马挺抢冲向前去,
恰后面张凌祥早已跟上,两人并马,马河图道:“这清军中,武艺高强者就只有马忠,如今正逢他拦路,如之奈何?”
张凌祥道:“不然这样,我们两个联手,亮他占不到我们的便宜,等手下的兵将冲杀出去后,我们两个相互掩护,方可杀出。”
正商量着:已到了马忠跟前。
马河图大骂:“叛贼,你真是个无情无义之小人,前翻如不看在兄弟情份上,放你一条生路,你能有今天吗?我真是悔不当初。”
马河图骂这话的意思,也想让马忠知道当初是他放他一马,让他手下留情。
谁知马忠得了孙清颜权、色、财的好处,完全忘了兄弟手足之情。
马忠自知理亏,无颜答话,一心要报清颜知遇之恩,奋起神威,更不打话,猛力攻杀。着着至命,步步紧逼。
张、马二帅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厮杀。
(一)
龙怒时两眼狰狞,
虎猛处爪牙凶狠。
枪来钩去,爪去角来,
翻翻滚滚,滚滚翻翻。
两条长枪绞住,
剑来只差半分。
点钢枪怒起电闪,
钩连枪舞动雷鸣。
(五)那边一斗二豪不气馁,
这边二斗一虎虎生威。
这场好战,把个马忠部下的众军士看得都呆了。
那些个官军团练,开天劈地第一回看到这样的恶斗,真是大开眼界。
(一)
三个都是义军高级将领,
一边是忠义两全名气大,
一个是背主求荣坏名声。
(二)一个是兄,
一个是弟,
一个是寨邻。
平时都是亲兄弟,
一块起义闹翻身。
(三)一个是狮,
一个是虎,
一个是麒麟。
一个钩镰枪凶,
一个大刀勇猛。
另一个有如岳飞枪挑小梁王。
(四)这个是大哥要诛叛逆怎忍耐,
那个是亲堂兄弟,要报效知府知遇之恩奋神威。
(五)一个是公正无私大元帅,
要为人民打天下。
一个是为了私利去投敌,
为报恩惠不认亲。
(六)大刀长枪各显能,
都是义军英雄汉。
(七)两个极力反清,
一个投机叛变。
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利害叛变。
豪杰英雄苦相争,
各展雄風真可爱。
(八)一个是想要富贵把兄叛,
一个要框扶白旗诛叛变。
苦争各自显神威,
枪来刀去不认亲,
凶狠快速如闪电。
斗了将近一个时晨,那张凌祥眼看自己的兵士已杀出重围,给马河图使了个眼色,卖个破绽,两杆枪突然抽出,拨转马头,向新城方向突围出去。
刚才看到撕杀的那些兵自是不敢追赶。
碰到的即倒,
撞着的即翻。
**后人有诗赞《两帅冲阵》**
诗曰张马威风凛凛将,
冲锋陷阵敌营闯。
钢牙所至人皆倒,
利爪逢身命必亡。
气势如虹惊宿鸟,
豪情似火战群狼。
千军万马皆无畏,
二帅英名四海扬。
解析:首联“张马威风凛凛将,冲锋陷阵敌营闯”直接点明张马二帅的威风形象,以及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入敌营的勇猛行为,凸显其英雄气概。
颔联“钢牙所至人皆倒,利爪逢身命必亡”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二帅攻击的威力,如同钢牙利爪一般,让敌人难以招架,只要被碰到就会倒下甚至丧命,展现出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颈联“气势如虹惊宿鸟,豪情似火战群狼”进一步渲染气氛,将二帅冲锋时的气势比作长虹,使宿鸟都为之震惊;豪情似火,如同面对群狼也毫不畏惧,生动地表现出他们的英勇和果敢。
尾联“千军万马皆无畏,二帅英名四海扬”则强调张马二帅面对众多敌军时的无畏精神,以及他们因此役而英名远扬,传遍四海,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
那马河图一杆钩镰长枪,有一丈八尺左右,黑暗中只见他人马未到,那清军早已是人仰马翻,随着又钩得几匹马过来让那无马的士兵们骑上,真是一人拼命,万夫莫挡。
只见他在那火光中,一杆长枪从不虚发,一枪一个,杀不着的顺手一钩,往那里逃。
后面跟着的都是马家军精英,虽然只有四五十骑,但以一当十,力量不亚于五千人马。
只见那清军被他荡着的,头髗粉碎,挂着的血似水流。四五十骑人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一路奔着、杀着,突然马河图的马失前蹄,把马河图掀翻在地,清军正待上前捉拿,马家军有几骑赶到,一阵杀退,马帅跃起,翻身上马,且战且走。
火光逐渐暗淡,喊声逐渐疏远,终于杀出了重围。一路夜行,也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
第二天天亮后,清点一下人马,尚剩40来骑,又损失了十来骑,也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只好向前行去。
到得中午,眼看前面有一村庄,正是炊烟袅袅,张马二帅暗自高兴,此翻可以进庄谋一餐了。
于是大家招呼一声,打马进庄,到得庄前,众人还未下马,突然漫山遍野又是喊杀连天,更伴随着土铳砰砰乱响,众人一看,这村庄是过不去了,只好返身杀回,另寻他路。
马河图一杆枪在前面开路,像打狗一样,边打边走,有那逼近了的被他冲杀一阵,又只好让开。
隔远呼喊,
马帅投降!
高官得做,
俊马得骑,
还有小姨。
张马二帅不为所动,且战且走。
只见前面山势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狭窄,那坡度陡的地方,山猴犹自皱眉,马更是骑不上去了。
这时的马家军已是人困马乏,饥饿难耐。抬眼一望,
(一)
云飞疑石走,
霞敛觉山奔。
云卷千峰集,
风驰万壑干。
(二)
云湿幽峰滑,
风梳古木枯。
林深虎豹伏,
地险猿难攀。
(三)
天开如石缝,
山抱打武关。
悬崖如刀削,
峭碧似剑立。
狡兔无路逃,
野雉也难飞。
现在的马家军,人困马乏,就连平路都已难走,怎么还遇着这等绝境,马河图愤愤道:妈妈的,
真是:房漏更遭连夜雨,
行船又遇打头风。
时来天地皆同力,
势去英雄如困龙。
正当众人正在艰难跋涉之时,突然四周山上喊杀声又起,声振林野。
张、马二帅暗想:“我等此翻休也!往后退也不可,退路已被大批的清军堵死。
这时四周山上已是石矢如雨,火统齐发,箭如飞蝗。
这时的马家军战无力,逃无路,四十来骑全部死于此地。
张、马二帅带着一股正气到阴司地府报道去了。
阴间来了一群正义鬼,
阳间少了一邦正义人。”
原来前面那个村庄叫海马庄,后面这个山沟叫打武地 。
地势十分险要,四面群山环抱,
中呈夹马石路一条。
三面都是悬崖峭壁,
一面谷口如葫芦瓢。
孙清颜知他二人武艺高强,难以制服,于是安排诸路追军,沿路截击,将他二人逼到绝路,以火铳射杀。
准备窝弓摛猛虎,
安排绝境陷英雄。
可怜那张马两帅:
英雄末路,
将逢绝境。
兵强只因乘时出,
势弱皆因強出头。
跃去龙驹难挽回,
追杀叛虎却捐躯。
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白旗军和官军均遭重创。
孙清颜谓众将道:“虽然取得安龙,但要凭武力攻取新城,或贞丰还不可能。
俗话说:打死老虎累死狗。如今我们惨胜犹败,元气大伤,无力再攻。”
众将道:“那下一步又当如何走呢?”
孙清颜道:“各位将军,你们暂且休养生息,操兵演武,积储力量,巩固现有领地。下一步我自有安排。”
孙知府一切安排就绪,独自站在府城楼上,看着渐散的硝烟,飘散的血醒,西下的昔阳,荷塘里不时传来蛙鸣蝉噪之声,这时他才感到孤独,一种闭闷的感觉袭来,不禁使他想起鲁屯那一家子来,
心想:“如果现在是在鲁屯,大姨拥,小姨抱,一派欢声笑语,女人们扭捏作态,使我一天的紧张思绪得到放松,绷紧的脸也松池下来,精神上得到慰藉,还有晚上,晚上哪难熬之夜……”
想到这里,嘴里不觉缓缓地吟出了一首诗来,
天上无云难下雨,
人间缺爱怎生情。
噪噪蝉音延夏夜,
幽幽荷香醉秋晨。
半帘月色静留痕,
满院花香悄入诗
解析:
先说“天上无云难下雨”这一上联。
天空中若没有云彩的积聚,就无法形成降雨的条件。这就如同人间,如果缺乏关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就难以建立,自然也无法产生深厚的情谊,所以下联“人间缺爱怎生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呼应。
这次收复安龙,孙知府深有感触。如果没有我好马忠的特殊关爱,哪来今天的胜利。原来桂进操的千金,那朵首先是孙知府采过的,为了江山,他甘愿把她让给马忠,这使马忠深受感动,为他拼死效力。
“噪噪蝉音延夏夜”描绘了夏日夜晚中,那此起彼伏的蝉鸣之声,给夏夜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热闹。而“幽幽荷香醉秋晨”则将视角转换到了安龙秋天的早晨,清幽的荷花香气弥漫,令人陶醉,形成了季节和氛围上的对比与衔接。
“半帘月色静留痕”展现了半遮半掩的月色静静地留下了痕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与之相对的“满院花香悄入诗”,描绘了满院子的花香悄悄地融入了他的诗篇之中,充满了浪漫和艺术的氛围。
孙清颜一夜孤独过去,
“旭光破雾,仙裳舞处山增色”,
“晚风拂林,妙曲鸣时水含情。”
清晨的阳光穿透了雾气,仿佛仙女翩翩起舞的地方,山峦都增添了光彩。下联“晚风拂林,妙曲鸣时水含情”则在傍晚时分,轻柔的晚风拂过树林,美妙的乐曲响起之时,连水流都蕴含着情意,从不同的时间和场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与灵动。
孙知府孤独中欣赏着安龙早晨的美丽风景,阵阵的花香悄悄把他带进了诗的境界,他以诗消愁,美中不足的是缺爱,于是他决定先搬取鲁屯家小,包括所有将士的家小们。这也让将士们安居乐业,效命军前,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战斗。
下一歩,新城,贞丰,这两城是贼军的坚强堡垒。贼军在此经营了十几年,民心所向,城坚池深,不过好在他的最高统帅已被我诛灭,但他军师还在,此人足智多谋,得小心认真地对待。
放下安龙战后事宜暂且不表。
再说义军新城大元帅府接报,“张凌翔大元帅、马河图副元帅、二人亲自统大军灭叛将、复府城,谁知反被那叛将搬取救兵,一路穷追猛打,豪不留情,反害了他二人性命。最终还丢失了安龙城。”
军师何文才得报大慟道:“都怨我当初没有极力阻止他二人一同前往,造成如此大错。
后又没有料到他二人败得如此迅速,早知如此,派一支人马前去接应,就不致坏了张马二帅性命。
究其原因,该系我这军师无能,为此,我请辞军师职务,效命军前,将功补过,以示惩戒。”
**有《白旗悲歌》为证**
张马捐躯赴九泉,
安龙陷落事堪怜。
军师勇担千钧责,
请辞军师赴阵前。
愿以勋功补错失,
要将热血写新篇。
忠魂浩气长存世,
壮志未酬心亦坚。
解析:首联“张马捐躯赴九泉,安龙陷落事堪怜”描述了张凌翔、马河图二帅牺牲以及安龙重新被叛将马忠攻陷的悲惨局面,营造出一种沉重哀伤的氛围,为后文铺垫。
颔联“何军师勇担千钧责,请辞军师赴阵前”具体写出了军师何文才主动承担战败责任,请求辞去军师职务前往军前效命的行为,体现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
颈联“愿以勋功补错失,要将热血写新篇”进一步表达何文才的决心,希望通过建立战功来弥补过错,用热血书写新的篇章,展现出其积极补救的态度。
尾联“忠魂浩气长存世,壮志未酬心亦坚”则是对这种忠诚和壮志的赞美,即便面临困境,依然坚守信念,壮志虽未完全实现,但内心的坚定永不磨灭,从情感上进行了升华,也给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充满豪情与悲壮的句号 。
荷是魚儿伞,官如百姓冠。为争这顶冠,损害众苍生。
欲知白旗两大主帅战死后,新城白旗军如何继续与清军对抗?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