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长成一颗草吧
文/张二棍
让我长成一颗草吧,随便的
草。南山,北坡都行
哪怕平庸,费再大的力,
都挤不出米粒大的花
哪怕单薄,风一吹,
就颤抖着,弯下伶仃的腰
哪怕卑怯,蝴蝶只是嗅了一下我的发梢,
缄默的根,就握紧了深处的土
哪怕孤独,哦,哪怕孤独
也要保持我的青
从骨头里蔓延,由内而外的
青。这是一株草的底线
哪怕被秋风洗白,也请你
记住:我曾经青过,
白的,是我留在这尘世的
骨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名语道尽了草的特性。野草到处都是,只要有泥土的地方,甚至石缝里都可长出草来,可谓草的生命力极强;但它又最普通,最渺小,最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它的价值好像也最低微,因而诗人张二棍抓住了这一特点,把“自己”比喻成草,比喻成草来写。在写它的低微卑贱同时,实际强调了它的坚韧与坚强:年年“保持我的青,从骨头里蔓延,由内而外的青”,这是对小草的赞,对小草的肯定。
诗的开头就直接了当说出“让我长成一颗草吧,随便的草,南山北坡都行”,接着写它的价值:“挤不出米粒大的花”,“蝴蝶只是嗅一下我的发梢”就走,这样的“我”能不渺小与低微吗?这样渺小低微的“我”当然是弱小无助的,随便刮来一场“风”,就能把我摁倒,“弯下伶仃的腰”。即便如此,我也不死,年年留“青”,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绿。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株草的底线”,写出了低微人活在这个世界的坚韧与坚守,写出了低微人的不屈不挠,写出了低微人的顽强生命力。坚守扎根泥土,是草的本性,甘愿做草,甘愿不怕被“秋风洗白”,因为年年“青过”,“白,是我留在这尘世的骨骼”。
诗中的“草”是比喻,是象征,象征民众,象征劳动者,象征默默无闻的贡献者;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体,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谁重视小草,谁拥有小草,谁就拥有世界。
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