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也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代里,各种思想、各种思想潮流激荡碰撞,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有时会使人眼花缭乱、无所措手足。面对这样的局面,学生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学会明辨是非,不为眼前的某些不良现象所惑。
古人说:“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彩世界,学生必须从容自信才行,切莫“随人脚跟,学人言语”。所谓从容,就是指遇事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学生遇事千万不能手忙脚乱、沉不住气。要学会动脑筋认真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容面对。只有从容不迫、沉着冷静应对遇到的事情,才能不被事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吓倒,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只有遇事从容,才能明辨是非。除了从容之外,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还必须表现出极强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用自信的心态支配自己的言行。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自信是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人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歌德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他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迷惑。”有自信心,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学生必须用自信心来开辟“伟大的光荣的事业”,用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要像美国心理学家塞·罗杰斯说的那样:“心中认定一个目标,无论他人如何责骂,自己只管前进。”学生有了这样一种从容自信的心态和行动,还会有什么虚假的东西能迷住你的眼睛?还有会什么“责骂”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政治理论学习,使自己具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会分析,大有益;分析好,更有益。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经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对的、有益的东西,要去做、去坚持;不对的、有害的东西,要抛弃、要远离。不辨是非地盲从,是极其危险而有害的,这种做法一定要摒弃。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我们从事中国革命的人,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从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从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研究这些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用这样的方法来辨明是非,是学生必须下大力来做的事情。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就会大受其益。
歌德说:“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只脆弱的小船,但是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风浪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塞·瓦·科尔也说:“不是时运,也不是机遇,而是你自己的双手主宰着事情的成败。”这就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彩世界,你走向何方、去向何处,主宰着你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你自己。你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想选择好自己的正确方向,即淘到这“金”,不“千淘万漉”、不“吹尽狂沙”,是万万做不到的。在经历“千淘万漉”和“吹尽狂沙”之后“淘”到了“金”,证明选择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就一定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切莫半途而废。美国发明家托马斯说:“我们必须警惕诱惑,尤其是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如果诱惑还没有跨入灵魂的大门,那还是比较容易抵制的。我们可以在它第一次敲门的时候就将它拒之门外。有人这么说,‘抵制诱惑要趁早,事后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太晚了。’”托马斯的这段话语重心长,学生应当谨记于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辨明是非,然后做出选择:是“是”的,就要做,就要做好,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是“非”的,就要抵制,就要坚定抵制,决不能让它“跨入灵魂的大门”一步。对学生来说,正确选择重要,关键时刻的正确选择更重要,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面对现实生活,学生如果能做到从容自信、善于分析、正确选择,就一定能辨明是非、选准方向、走对道路,就一定会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