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韶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与韶山有关系吗?

这一周,我出差到韶关。看到这个韶字,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韶山。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湖南,两者相隔千里,应该没啥联系。

我们先考证韶关名字的由来。

韶关的名字源自韶石山与韶乐传说。

韶关得名可追溯至隋朝。相传舜帝南巡时,曾在韶关的韶石山演奏韶乐,山石为之动容,故此地得名“韶州”。唐代延续韶州之名,后来明清时期在这里设税关收税,韶州就逐渐演变为韶关。

再来看看韶山的名字由来

韶山位于湖南省,是毛主席的故里。韶山同样得名当地传说。舜帝南巡到这里,看见风景秀丽,就奏韶乐教化民众,故称韶山。

看来舜帝是很有表现欲的,看见风景秀丽的地方就想演奏一下韶乐。

韶乐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宫廷雅乐之一,集诗、乐、舞为一体,起源于上古舜帝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也许韶乐就是舜帝研究出来的。史是称之为“舜乐”,是上古时期用于歌颂帝王德行、祈求国泰民安的礼乐。因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极高,被后世誉为“中华第一乐章”,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韶乐名称包括《九韶》《大韶》《箫韶》等十几种。

传说舜帝作《韶》以明德,夏、商、周三代沿用为国家级典礼音乐。

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国,《韶》乐传入齐地,融合东夷文化,形成独特风格。

秦始皇灭齐后获齐《韶》乐,汉代更名为《文始》,定为庙乐。

明清时期,朱元璋重组雅乐并定名“中和韶乐”,清朝沿用。其乐器涵盖“金、石、土、木、革、丝、竹、匏”八音,演奏时庄严肃穆,体现“金声玉振”的礼乐理念。

韶乐有哪些著名的曲目?

韶乐包含了祭祀、狩猎、爱情、劳动等主题,代表曲目如《南风歌》,相传为舜帝作词,表达对民生的关怀。《诗经》里的《关雎》,著名的爱情诗歌。还有《湘夫人》,讲述舜帝与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

韶乐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韶乐融合诗、乐、舞。所用的乐器包括编钟、编磬、古琴、埙、排箫等36种两百余件。舞蹈分文舞,即长袖舞、羽毛舞等,还有武舞,如盾牌舞。

之于韶乐,还有很多典故。

《尚书·益稷》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说的是韶乐演奏至高潮时,凤凰被其祥和之音吸引而来,象征舜以德治国,天下太平。后世常以“凤仪”喻指盛世祥瑞。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孔子观赏韶乐后赞叹:“不图为乐至于斯!”并“三月不知肉味”,这两句被记录在《论语·述而》,足见韶乐的艺术感染力。山东临淄有一块“孔子闻韶处”石碑,纪念这一典故。

王勃《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化用韶乐意境赞美雅集之盛。

韶乐是怎么失传的?

秦代焚书坑儒导致韶乐官方乐谱散佚,仅存零星记载于《吕氏春秋》《史记》等文献。

汉武帝时期,儒生以《周礼》为蓝本试图恢复韶乐,但因古谱缺失,重构版本已非原貌,逐渐演变为象征性仪式乐舞。

韶乐消失了吗?

2006年起,天坛公园以古籍记载和出土乐器为蓝本,复原明清“中和韶乐”,严格使用金(钟)、石(磬)、丝(琴瑟)、竹(笛箫)等“八音”古乐器,保留“一字一音”“金声玉振”的演奏传统。成立了北京天坛神乐署,在春节、祭典等场合演奏韶乐。有祭祀乐《始平之章》、宴飨乐《太平令》等。复原曲目包括《南风歌》《关雎》《湘夫人》等,融合《诗经》意境与舜帝传说,如《南风歌》以埙、编钟演绎舜帝恤民之情,《湘夫人》用古琴再现娥皇女英的凄美故事。

现代的韶乐是真实的韶乐吗?

有学者指出,明清中和韶乐本身已是历代改编版本,现代复原更多基于文献推测,已脱离先秦原貌,更遑论舜帝演奏的韶乐。

回到最初的话题,韶关和韶山这两个地方相隔千里,这个距离在时下并不遥远,但在四千多年前的舜帝时代,可能是几天的行程。因此,我推测这两地在古代并无关联。只不过是舜帝途径的两地而已,巧合的是,舜帝喜欢演奏韶乐,他在韶关和韶山都曾经演奏过,被史官记录下来,就成了现在的地名。

标签: 韶山 韶关 舜帝 南风歌 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