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莫言为什么对人性的恶唱赞歌?

发布时间:2025-05-06 00:17:08  浏览量:22

莫言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基本上都是体现了人性的恶!无论是上官婉儿,还是司马库,都是人性恶的具体体现。他将这些身上充满了人性恶的人物当做正面人物来书写。要将上官婉儿作为天下母亲的典范献给天下的母亲!把土匪司马库塑造成一个民族英雄!给人一种人性的恶才是人性真谛的感觉!

他的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的文学观似乎非常客观,实际上他眼中的好人就是上官婉儿、司马库之类。所以,在书写他们时不惜笔墨,大写而特写!

他为什么要对人性的恶唱赞歌呢?

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三观扭曲

当人们都以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作为文学评价标准的时候,他却认为谈话有局限性,他要突破局限!

当人们都认为文学的宗旨是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时候,他却要“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他忘记了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人们对淫秽的东西嗤之以鼻的时候,他却情有独钟。在他的每部作品都对淫秽的东西有详细的细节描写!

当社会文明已经将人的自然属性作为劣根批判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人性的恶渲染的淋漓尽致!

二、认知偏颇

只有小学文化的莫言,其认知的高低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文学是高雅的殿堂,是向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宝库。文学工作者都是怀揣着服务社会的梦想走向这条路的。而莫言的文学梦想却是为了一双皮鞋、一顿饺子!

他把文学当做了赚钱的工作,当做了改善他生活的捷径!

把生活质量的高低认知为人性的真谛,人性的恶就成为了人性的本质。所以,莫言的所有作品都不会推崇人的社会属性!

三、仇恨社会

当一个人的认知只知道吃穿的时候,他就会为了吃穿无所不用其极!当一个人的三观将道德抛之脑后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都将与道德无关!所以他说:道德是吃饱了以后的事!

当一个人认知把人性的恶作为真谛的时候,人的社会属性就成为了罪过!推崇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就会成为其仇恨的对象!

所以,莫言的偏见是:文学艺术绝

不是唱赞歌的工具!他真的不唱赞歌吗?非也!他只是不允许对推崇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唱赞歌而已!对日本北海道的赞美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为莫言仇恨这样的社会,因此他在接受采访时把这样的社会称为荒诞的社会!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的题词是: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横遍野,俱是农家子弟!他的题词充满了对社会的仇恨!把革命先烈的壮举用改朝换代四个字发泄了“不应该”的情绪,说明了他对革命的不认同,对建立的新政权的不认同。后面的一句,更是认为农家子弟——革命先烈是改朝换代的牺牲品!他们的牺牲是多么的不值得!

由此可见,莫言对社会的仇恨有多深!

也由此可知莫言的作品就是在发泄对社会的仇恨!就是在否定推崇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所以他的作品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即使获得诺奖也掩盖不了他对社会的仇恨!

四、向往西方世界

莫言的创作手法是现实魔幻主义,这是借鉴马尔克斯的!而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基于扭曲的三观、较低的认知层次,再加上西方的影响。莫言对西方世界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他提出的文学普世价值就是他向往西方世界的最好例证!

文学是作者三观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不同阶级的作者对所处的阶级社会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西方世界是推崇人性恶的世界,是把丛林法则当做行为准则的世界!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应该把丛林法则当做人的行为准则!所以,西方世界提出了普世价值论!

莫言依据西方普世价值论的观点提出了文学普世价值论的概念!可想而知,莫言对西方世界的认同度有多高!

以上四个方面是本人对莫言为何赞美人性恶的管窥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标签: 人性 莫言 唱赞歌 普世价值 西方世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