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一文读懂华晨宇黄霄雲纠纷:翻唱改编的版权边界到底在哪?

发布时间:2025-04-03 02:29:06  浏览量:18

2025年3月,黄霄雲翻唱《烟火里的尘埃》登上热搜,却因结尾12秒吟唱段落陷入风波。华晨宇粉丝指出,该旋律与其2018年改编版《孩子》中的原创和声几乎一致,质疑黄霄雲团队未获授权“挪用”创作。尽管黄霄雲方强调已取得原曲词曲授权,但华晨宇工作室坚持认为《孩子》改编段落是独立作品,需单独授权。双方争议焦点直指音乐行业长期模糊的“改编版权归属”问题。

- 3月11日:黄霄雲发布翻唱版《烟火里的尘埃》,争议段落引发讨论;
- 3月31日:黄霄雲方声明称“已通过华纳音乐获得原曲授权”,但未回应《孩子》段落细节;
- 4月1日:华晨宇全球歌迷会发声明指责“未获改编授权”;
- 4月2日:华晨宇工作室称“拒绝版权擦边”,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短短20天,事件从粉丝争论上升至法律层面,凸显音乐版权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根据《著作权法》,改编作品需具备“独创性”才能享有独立版权。华晨宇方主张,2018年《孩子》的改编段落是演唱会上与歌迷即兴互动形成的标志性旋律,属于二次创作;而黄霄雲支持者反驳称,该段落实为《烟火里的尘埃》原版和声元素,早于2015年便存在。有律师指出,若华晨宇无法提供谱面登记、创作记录等法律认可的证据,维权难度将大幅增加。

此次纠纷暴露了音乐行业的长期短板:
1. 版权登记缺失:许多即兴改编、演唱会版本未及时登记,导致独创性认定困难;
2. 授权范围模糊:翻唱者往往认为“原曲授权”涵盖所有元素,但改编段落可能涉及其他权利人;
3. 法律实操困境:旋律相似度鉴定缺乏统一标准,容易陷入“各执一词”的僵局。
有业内人士坦言:“很多纠纷本质上是行业规则跑不赢创作速度。”

事件发酵后,双方粉丝互指对方“混淆视听”。华晨宇粉丝质疑黄霄雲团队“利用原曲热度打擦边球”;黄霄雲支持者则要求华晨宇方“拿出法律证据”。但跳出饭圈思维,更多网友呼吁关注行业层面的解决方案:“如果连专业音乐人都搞不清授权边界,普通创作者该怎么办?”

- 对创作者:即时登记改编作品版权,保留创作手稿、录音等证据;
- 对翻唱者:在获取原曲授权时,需明确询问是否包含知名改编段落;
- 对平台方:细化“改编授权”分类,建立版权信息透明查询系统。
正如乐评人所说:“尊重版权不是限制创作,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灵感的诞生。”

华晨宇与黄霄雲的纠纷,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音乐创作尊严的讨论。在短视频与二创盛行的时代,版权保护的精细化已成必然趋势。无论是“12秒的旋律”还是“一场即兴改编”,唯有法律、行业与创作者共同厘清规则,才能让音乐真正在尊重与创新中持续生长。

标签: 翻唱 华晨宇 版权 歌迷会 段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