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莫斯科红场上,共唱一曲家国之歌!

发布时间:2025-05-11 16:21:01  浏览量:28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当熟悉的旋律在莫斯科红场的夜空中响起,它不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军人与留学生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2025年5月9日,零下3℃的莫斯科街头,一群年轻人用正步丈量家国。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但人群却像被点燃的火把。一群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龄20岁的中国小伙子,正以每分钟120步的频率,踏着红场凹凸不平的地面,走向世界瞩目的舞台。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时隔数年再次亮相红场,也是13个受邀国中唯一一支超百人的队伍,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排面”!

震撼背后,是半个月的魔鬼训练!为了这次阅兵,他们提前来到莫斯科进行封闭训练。莫斯科天气不好,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后,地面容易湿滑,而且红场地面凹凸不平,对阅兵有很大影响。为此,队员们专门找了一些复杂的、崎岖不平的路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为什么要吃这份“苦”?领队张鼎新给出了答案:我们连时差和温差都算进去了,绝不能给祖国丢脸!

军靴砸在地面上,发出整齐的“咔嗒”声,每一下都非常有节奏感,像心跳一样,让人感到热血澎湃!

如果说仪仗队的训练是“硬核”,那留学生们的等待就是一场“苦情戏”。

正式阅兵之前,有过三次彩排。每次彩排,都有大批旅俄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提前赶往红场附近,期望能亲眼看到来自祖国的 “中国排面”。甚至为了占据一个好位置,会提前四五个小时就来到现场等候。

俄罗斯的天气多么恐怖啊,寒冷的气温能让人手脚发麻!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大家的热情。在中国同胞的眼中,这些身着笔挺军装的仪仗队队员,就是当之无愧的偶像!

5月3日傍晚,莫斯科当地气温最低只有五六摄氏度,天气还比较冷,但还是有数不胜数的中国人来到现场。他们为了什么?就为看一眼“娘家人”!

湖北仙桃有个小伙子,名为李竹,他裹着三件外套,揣着从国内带来的五星红旗,和100多名同学挤在红场外的寒风中。从下午4点等到晚上10点,冻得直跺脚,手机录像时手指通红,却没人舍得离开。他们说:再冷也要撑住!

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李竹突然被同学托上肩膀。他抖开国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刹那间,万人合唱声浪炸响红场!

有人边哭边吼:嗓子哑了也要唱!这是咱们的主场!

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晚都在上演!这种来自同胞的力量,让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4月29日的夜间彩排,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当伴奏曲《歌唱祖国》的旋律悠悠响起,现场仿佛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感染,队员们和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合唱起来。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当唱到这句时,有人看到,仪仗队里的一名战士,眼中闪烁着泪光。留学生强翀说:虽然他的神情是肃穆的,但是他的眼泪就无声地流在他的脸上,我们同学近距离拍摄到这一幕画面,放大的时候我们就震惊了,甚至有同学在我们的队伍中,也跟兵哥哥一样同步流下了泪水。

这眼泪不是脆弱,而是滚烫的家国密码!

那一刻,歌声、泪光交织在一起,成为了红场上最动人的画面。这泪水中,有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有在异国他乡相遇的激动,更有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彩排结束后,许多留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无法自拔,他们索性坐在街边,继续哼唱着熟悉的爱国歌曲。这无疑是一场关于家与国之间的深情告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精神基因。那个在异国他乡为你踏响正步的“中国排面”,那个让老外竖起大拇指的“中国男团”,那个一唱歌就破防的战士,他们拼尽全力,只为告诉你:你看,祖国在这儿呢!

所以啊,别小看中国人的仪式感。人类需要仪式,就像候鸟需要方向。中国这种家国情怀的仪式感,早在《诗经》里就写过: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你看不懂我的执着?没关系,十四亿人懂就行!

(感谢大家的喜欢和赞赏!创作不易,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听风的蚕自营烈隐产品已上线,需要的可以支持一下)

标签: 留学生 仪仗队 李竹 红场 莫斯科红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