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艾草香,童声绕林樾。5月26日,在第75个国际六一儿童节与端午双节相逢的美好时刻,由南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粽’享安康 童声飞扬”民俗歌谣大家唱主题活动在南湖公园举行。本次活动打破了传统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空间局限,将活动融入草坪、树林、亭阁等自然场景,通过“非遗传承+民谣传唱+爱心互动”三大环节,让400余名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用童声与笑语编织出一幅“老幼相携、传统新生”的动人画卷。
活动以一曲悠扬的《凤阳花鼓》古筝独奏拉开序幕,珊瑚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童声合唱《端午安康》为现场注入节日气息。主舞台与草坪区域化身为沉浸式音乐场域,天台岗小学的《小池》、钟声合唱团的《茉莉花》等经典民谣在绿茵间回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童年》、声乐班的《乡间的小路》更让观众随着旋律走入记忆深处。最后《同一首歌》由全体人员共同唱响,歌声穿过树林、拂过湖面,将传统节日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
在南湖公园小同心圆非遗体验区,葫芦画非遗传承人李华渝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绘制龙舟、粽子等端午主题图案,一件件童趣盎然的作品跃然葫芦之上。步道旁的书画雅韵长廊则展出了辖区书画爱好者与学生的主题作品,水墨丹青与童真涂鸦交相辉映,吸引居民驻足品评。“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一位家长感慨道。
亭子周边弥漫着艾草清香,在职党员等社会组织志愿者化身“民俗导师”,带领孩子们包粽子、制香囊、打糍粑。稚嫩的小手与灵巧的大手协作,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逐渐成形。活动尾声,社区志愿者将香糯的粽子赠予社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用爱心为传统节日添上温暖注脚。“粽子里包着的不只是糯米,更是孩子们的心意。”一位收到粽子的老人眼眶湿润。
本次活动由南岸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委等多部门联合赋能,以“沉浸式”破题传统文化焕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创新形式推动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同时,也是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文化传承‘活’起来,让社区纽带‘紧’起来,让家国情怀‘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