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兴业银行私人银行的一则“实习拍卖”计划,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所有还在幻想“努力改变命运”的普通人:存1000万,送你孩子进谷歌、微软实习;老客户打五折,只要500万。
消息一出,网络瞬间炸锅。有人怒斥“明码标价践踏公平”,有人冷笑“这不过是富人世界的日常”,更有人自嘲“奋斗三十年,不如人家存折多一个零”。
一、当“努力”沦为富人的背景板
对于这个做法,网友褒贬不一,很多人可能觉着,还可以这么搞?但其实很多银行,都有类似的服务,在他们看来,这跟飞机头等舱休息室带个孩子,没什么区别。
传统意义上,大家会觉得,去大厂,哪怕是去实习,至少要有学历、有经历、有资质,种种吧。反正不是光靠钱就能买到的。
但兴业银行这种做法,属于明码标价了,就容易让人产生不适感。毕竟我们日常所受的教育,是你奋斗,努力,然后成功,而不是靠你爹妈,给你买了一个学位、工作,然后成功。
因为努力是可以自己控制的,而爹妈,靠的是投胎。
二、投胎,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这场闹剧直接把投胎这项技术活赤裸裸展现在大众眼前:阶层固化早已从结果渗透到过程。
当小镇做题家还在纠结“该报985还是211”时,富二代们的人生菜单早已是满汉全席——
(姚安娜入职阿维塔都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亲自接待并陪同参观)
网友@县城青年李狗蛋 现身说法:“我教留守儿童编程,他们连电脑都没摸过;而银行客户的孩子,实习报告上写着‘参与谷歌核心项目开发’——区别只差一张千万存单。”
曾经网络上热议,问的是为什么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只会玩手机、刷抖音?。
能问出这句话的人,大概也是生活在罗马的。
如果农村娃有全职保姆、大游泳池、家教、编程班、奥数班,三不五时还能出省出国研学,他们还只会玩手机吗?他们不过这样的日子,是不想吗?
三、当“努力”被钉在耻辱柱上
兴业银行事件最诛心之处,在于它彻底瓦解了“努力”的价值。
曾几何时,我们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但至少能出贵子”。可现在,连“贵子”都成了定制款商品。某大厂HR私底下透露:“现在看简历先看‘推荐人’,银行VIP客户的孩子直接进终面,这是行业潜规则。”
网友@打工人阿强 感叹:“以前觉得高考是最后公平,现在发现连高考移民都能买;现在连实习都要拼爹,这届年轻人除了躺平,还能怎么办?”
四、当“平等”成为最大的谎言
这一段时间,舆论场上最受关注的,是董袭莹、是黄杨钿甜、是4+4……他们收获学位、名气、荣誉、金钱......是靠努力吗?
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大家都会说。但年纪越大,你越会觉得,其实平等很难,因为不同人都会按照自己的境遇和经验来定义平等。
小镇做题家的平等,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考试,监考的老师不让人作弊,判卷子的老师一视同仁。
他们觉得这一张倾注了多年寒窗的试卷,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但他不知道,有些人是根本不用考试的。
企业家的平等,就是大家在一个市场规则下,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我就可以赚钱了。
但他不知道,他的竞争对手,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富一代的平等呢??也很淳朴。
我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就是为了我的孩子好啊,你们这些人没有赶上时代红利,在要下海的时候你选择了稳定,我可是冒了此生无法翻身的风险啊。
所以,金龟子的女儿说出“我妈努力一辈子不就是让我蹭"这种话,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微弱的希望:实力,仍是最后的遮羞布
让普通人稍稍心安一点儿的是,能力太差的“氪金实习生”,终是留不下——
某大厂员工匿名爆料:“去年部门招了个‘VIP实习生’,简历写满‘参与核心项目’,结果连Git命令都不会用。三个月试用期没到,就被‘优化’了。”
更有HR直言:“我们敢收钱安排人,但不敢把废柴留在核心岗位,毕竟KPI不会陪老板演戏。”
网友@技术宅小王 调侃:“看来‘钞能力’只能买到入场券,买不到通关文牒。富二代们可能没想到,大厂的工位也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生存法则。”
这或许是现实中最黑色幽默的一幕:当“拼爹”成为入场券,实力仍是留任的通行证。
结语:
兴业银行的千万实习计划,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这个时代的讽刺与无奈。
其实我们对于平等,对于公平,朴素的理解,往往都是要一个结果的公平。但公平还有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
努力,只能让你跟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天能够更好受一点。它是经不住横向对比的。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有些事,说了比做了更有性价比。兴业银行做的有点直白,他挑战了一些人对于公平的理解。
而真正的不公,是一个人闷着头只顾往上爬,所有人只会违心地鼓励他,却没有人告诉他,世界早就不这么运转了。
毕竟,这世界从没有绝对公平——但你可以选择,是成为规则的牺牲品,还是成为改写规则的人。
你看,就像现在,面对网路波涛汹涌的网络舆情,兴业银行已经叫停了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