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绿城之约:山歌与岁月共酿的南宁诗篇

发布时间:2025-05-28 22:17:44  浏览量:20

南宁,这座被绿意浸染的“天下民歌眷恋之地”,半城绿树半城楼,民歌的基因早已刻入城市的血脉。

从古邕州八景的五象岭传说,到国际民歌节响彻云霄的《大地飞歌》,山歌在这里不是表演,而是生活——是火塘边的呢喃,是蔗田里的回响,更是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2025年5月24日至25日,由贵州习酒独家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在此唱响。这一次,刀郎带着刘三姐电影中《山歌好比春江水》《世上哪见树缠藤》等经典旋律,与习酒·窖藏1988的醇香一同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南宁的基因里,镌刻着山歌的密码。从刘三姐电影中《只有山歌敬亲人》的炽热告白,到《世上哪见树缠藤》的缠绵情愫,山歌不仅是壮乡儿女的生活注脚,更是一部流动的史诗。

刀郎的南宁站曲目单里,这些经典旋律被重新解构:他苍劲演绎《山歌好比春江水》,婉转诠释《世上哪见树缠藤》,让刘三姐的传奇在电子乐与民族乐器的碰撞中焕发新生。

这位以《山歌寥哉》重构传统音乐灵魂的歌者,带着广西山歌调的《序曲》归来。他的嗓音,不再似年轻时的苍劲激越,而是如酒液般温润醇厚——那是年华沉淀后的从容,恰似一粒粮食到一滴酒的涅槃,是以真诚滋养,以时光发酵,以岁月窖藏。

舞台上的刀郎,一袭素装,将《只有山歌敬亲人》唱得千回百转。这首曾响彻漓江两岸的曲调,如今氤氲着习酒的酱香,在广西体育中心上空盘旋。

习酒与刀郎的相遇,是一场时间的仪式。

1988年,习酒以年产浓香、酱香双3000吨规模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2025年,“习酒·窖藏1988”再次成为细品岁月的上乘选择。当窖池渗入岁月的苍茫叙事,粮香在时光里凝成酒脉,那些坚守与求索、匠心与温度,恰似刀郎的音乐——从戈壁苍凉到山歌婉转,二十余年沉淀,终成《罗刹海市》的寓言与《花妖》的幽情。

酿酒如此,刀郎的创作艺术如此,广西的民歌亦是如此。古笛笔下的《赶圩归来啊哩哩》,曾是村落的日常;而今,古岳坡的竹乐团与乡村音乐厅,让山歌在现代化中重生。岁月赋予的,不仅是风味,更是文化传承的韧性。

南宁从不缺山歌的土壤。从青秀山下的三月三歌圩,到古岳坡的“歌窝”传习馆,民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烟火与浪漫互注的诗篇。刀郎的演唱会,恰似一场文化寻根——他用音乐唤醒的,不仅是记忆中的旋律,更是城市血脉中的文化自觉。

当青秀山风拂过邕江霓虹,铜鼓纹路在路桥蜿蜒成河,壮锦图腾跃入数字光影,刀郎的吟唱如这座绿城最深邃的呼吸,跃动着壮乡的心跳。这场时空叠影的对话,已然化作激情奔涌的春江水。

而贵州习酒的“君品文化”,则让这场对话多了一层哲学意味:君子如酒,温润而醇厚;艺术如歌,真实而隽永。当刀郎唱罢最后一曲,陈酿芳息已悄然漫过人潮,正如南宁的绿意与民歌的回响,写进每一位听众的生命诗行。

岁月终将老去,美酒与音乐,会在共鸣中永恒。

文末习酒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份“新人礼”

🔻


标签: 刀郎 岁月 南宁 山歌 绿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