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百万负债人现状:债务人已“死”,催收请“烧香”!

发布时间:2025-05-29 14:58:00  浏览量:20

“有手机号就能借到钱!”手续是不是巨简单?

“借款10000,一天利息只要5毛!”这利息看着是不是很低?

曾几何时,被包装为金融科技的网贷,如今却成了无数人跌入深渊的起点。

而现在,数亿人负债前行,数千万负债人逾期失信,数百万人选择躺平。债务人之“死”,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社会的悲哀?

当初,网贷平台仅凭一串数字便慷慨放贷,将风险评估弃如敝履;当催收机构以“夺命连环call”与不堪入耳的辱骂,将负债人逼至墙角时——那一声声“躺平”的无奈,又怎是简单的道德沦丧?

“躺平”背后,折射的是金融秩序的病态扭曲。网贷平台在利益驱动下,化身数字时代的“放贷机器”,以技术便利之名,行风险转嫁之实。

它们精心设计的“秒到账”诱惑,如同裹着糖衣的毒药,将无数缺乏足够金融免疫力的人群诱入债务泥沼。而当风险引爆,它们却摇身一变,将“坏账”的烫手山芋抛给下游的催收链条——所谓“普惠金融”,竟成了饮鸩止渴的资本狂欢。

当催收公司以“业绩”为名,将“催回率”奉为圭臬,法律底线便荡然无存。从无休止的电话轰炸,到骚扰亲友同事、P图群发、甚至威胁人身安全——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名为“催收”,实为凌虐。

催收者的狰狞面具下,是资本嗜血的獠牙在闪烁,他们吸食的,是债务人的尊严与社会关系的残骸。 在这样的围剿下,“躺平”不过是血肉之躯在绞刑架前最后的本能蜷缩——非是放弃,而是无路可逃的绝望姿势。

若资本盛宴仍以人血馒头为食,暴力催收依旧肆无忌惮,那么最终被祭奠的,将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石与未来希望。金融科技本应当是服务民生的工具,而非悬在负债人头上的吊绳。

可以说,每一个被逼至“躺平”的灵魂,都是对系统冷漠与资本贪婪的血泪控诉。

“负债人已死”,这种说法也没错,他们死在被资本异化的信用陷阱里,死在暴力催收的精神屠宰场中。这不是个体道德的崩塌,而是社会结构深层次病症的集中爆发。当金融科技沦为收割工具,当债务催收异化为精神暴力,社会信用体系赖以维系的基石已然动摇。

当“负债人已死”的哀歌响起,暴力催收该何去何从?答案是:为完善社会保障及金融体系而献祭

当“贪婪”资本的已红眼,当“失序”的催收手上沾满鲜血。唯有从国家层面力挽狂澜,重塑规则,才能让负债者重获呼吸的空间,让金融重归服务实体的正道。

否则,坟茔前的香火终将黯淡,而社会的灵魂亦将一同凋零。

标签: 哀歌 债务人 负债人现状 负债人 吊绳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