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北京金帆音乐厅,来自承德高新区和润小学、凤凰山小学的孩子,将与北京汇文中学金帆合唱团等优秀学生合唱团同台,共同唱响心中的歌。这是汇文中学金帆合唱团与承德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美育建设合作的直接成果。乘着歌声的翅膀,北京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正在承德落地生根。
郭远在为凤凰山小学合唱团示范。
见缝插针
指导课开到了承德
“昨晚刚从长沙出差回来,今天怎么也得在音乐会前和孩子们见面。”4月28日8时35分,汇文中学金帆合唱团常任指挥郭远匆匆登上了北京前往承德的高铁。
音乐会渐近,承德学校的师生,在兴奋中,还夹杂着一些焦虑。郭远想着,一定要面对面再给孩子们进行指导。
前一天晚上,郭远刚刚出差回到家,他熬夜完成了第二天的工作材料,一直忙活到凌晨1点左右才睡。
“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只能见缝插针地过来。”郭远掰开手指细数:暑期前,基本上每周都有一场重要演出,开演之前的排练、指导,已经将他的日程挤得满满当当。
所有演出中,京承同台的演出,他的指导战线拉得最长——这种两地奔波的日子他已经过了一年多,每隔两三个月,他和徒弟季芙卿就要抽空到一趟承德,时间宽裕的话,一待就是两天,除了给学生排练,还要给老师们举办讲座、进行交流。
这样的奔波他们乐在其中。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金帆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优质的艺术资源用于京内外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提升。”郭远说,此前,金帆合唱团有十余年的支援经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三地交通半径的缩短,他一直想为津冀地区做点儿什么。
为他牵线的是老校长下乡项目。2016年,本市启动“北京老校长下乡”工作,选派退休后的老校长、特高级教师对口帮扶京津冀地区有需要的学校。郭远找到参与项目的老校长,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后,与对方一拍即合。
经过酝酿,去年,汇文中学与承德高新区教体局达成合作:由汇文中学金帆合唱团引领承德高新区中小学校长、艺术任课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对方打造学校艺术特色品牌;并针对中小学合唱教学、学校美育建设,开展系列的教师培训、活动指导、排练观摩等。同时,对和润小学、凤凰山小学等开展对口的下校指导,不断细化支持计划。
就这样,郭远的合唱课堂开到了河北。
郭远指导和润小学合唱团。
“欺人太甚”
音乐课堂歌声伴笑声
“同学们,好久不见了。虽然这段时间没见上面,但我能感觉到,大家进步都特别大,对这么努力的你们提出表扬。今天,你们唱一遍,我先来听一下好不好?”
10时,郭远走进和润小学合唱团的排练室,动员鼓励之后,他带着孩子们直接开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高低音两个声部次第响起,郭远凝神听着,眼睛扫过孩子的脸庞。
“大家陈述段唱得很好,关于高潮段,我想采访下低音部的同学,你们确定没跑吗?是不是觉得高音部的旋律实在太好听了,小脑瓜也跟着飞走了?”郭远一席幽默的表述,逗得低音部学生露出一张张腼腆的笑脸。
接下来,高低音部的配合成了郭远指导的重点。他让高音部学生稍事休息,自己一个人做高音示范。
“你们跟我合得挺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这么多人‘欺负’我一个人,所以能‘欺负’成功。现在我要走来走去来回干扰了,看你们还能不能团结起来,‘欺负’成功。”郭远故意唱着走调的高音,考验着低音部学生的“定力”。
为了让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配合,郭远采用分步走。
“下一个节目,欺人太甚!”孩子们笑成一团。
郭远从高音部请出一位学生,开始了与低音部的配合。两位、三位……随着高音部学生的渐渐加入,低音部学生表现依然平稳。但郭远紧皱的眉头没有松开,他徘徊在学生之间,侧耳倾听。
“我知道了,是你们的‘mi’音都唱低了!”郭远为隐隐感觉到的不对劲找到了根源。
“罪魁祸首”找到了,学生的排练效果依然不理想。“看来我得给你们‘擦擦黑板’了。”见学生不解,郭远神秘一笑,接着解释,“我们把不是‘mi’的音高全部静音,只唱旋律中的这个音。”
他顺势科普,“擦黑板式”的练习方法能让学生在心里保留下对音乐最纯正的记忆,留下心理听觉。贝多芬耳聋之后,靠的就是这样的心理听觉完成了后续的交响曲。
果然见效。孩子们状态越来越好。即使郭远在一旁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做干扰,高低音部的学生也默契配合,稳稳地发挥。
除了提供专业的指导,郭远还不时传授着音乐会表演时要注意的小细节:“要注意自己的表情,沉浸式感受下这首诗背后的历史”“音乐会场地比较大,钢琴手要更用力些”,“老师可以在指挥动作中加点细节,让歌曲表达更加丰富”……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一群小学生全程状态饱满。
“上郭老师的课太有意思了,有时候脸都笑疼了,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三年级学生王彦博下课后意犹未尽,向郭远“要抱抱”。在他的带动下,孩子们都跟风地抢着过来跟郭远拥抱,表达对郭老师的喜爱。
等孩子们离开教室,郭远才喝了一口水,坐在椅子上,露出一丝疲惫。“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不到累。但孩子们一走,疲劳一下子就冲了出来。”
授人以渔
合唱照亮成长之路
郭远的下校任务并未结束。吃过午饭,与上午前往凤凰山小学指导的季芙卿详细交接后,两个人互换点位,郭远马不停蹄赶往凤凰山小学,开始新一轮的“抠细节”。
“学生和老师们的成长让我太惊喜了!”结束一天的课程,在赶回北京的高铁上,孩子们的表现,让郭远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还记得第一次下校指导时感受到的心理落差。“我想到过,学校的合唱基础可能会比较薄弱,但是没想到,学生们居然连两个声部都合不好。他们更为熟悉的是大齐唱。”郭远回忆。
深感压力的郭远及时调整心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递上他们能够得着的“梯子”。
精心准备的讲座推倒重来,但宝贵的培训时间不能浪费。郭远根据自己多年的合唱团指导经验,将讲座临时调整成了一堂合唱排练的示范课,带领老师们认识什么是合唱,了解合唱排练的基本方法。两天的密集培训结束,他能明显感受到,老师们的眼神儿变了,不再是迷茫和不自信,而是充满了跃跃欲试。
对这些培训,和润小学合唱团指导教师杨润媛记忆犹新。“郭老师常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挂在嘴边,每次都手把手地带领我们老师来提升自己的指导技能。”从让学生唱谱、到带领学生进行分声部练习、再到不同声部之间的融合,如今的杨润媛指导起学生来得心应手。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合唱给学生带来的改变。“孩子们越来越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为彼此合作能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自豪。”
凤凰山小学音乐教师张垚对此深有同感。到北京参加音乐会,让小小的孩子们有了大大的希望。“他们学会为一件事情持之以恒地努力,合作能力、专注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更让郭远欣喜的是,他悉心积累的经验还将在承德更广泛的区域里落地生根。
下校当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师生也来到了郭远的课堂上。“合唱排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具体问题的解决考验的就是老师长期积累的智慧和经验,在郭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有效的指导方法,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韩艳说,在这里,未来的音乐老师们提前获得了宝贵研修机会。
让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这正是北京汇文中学金帆合唱团的责任担当,也是郭远最大的期待。本报记者 牛伟坤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