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象,浮躁者多,安静者少。人之于世,忙于奔波,困于琐碎,惶惶不可终日。
若得一方清静之所,剪去尘念,种些花草,煮茶听风,便是人生难得的清欢。一方院子,静养清欢。
绿树红花,岁月无声
院中若有几株绿植,几枝花木,便足以安放流年的温柔。
春来,桃李争妍,芳菲满枝;夏至,芭蕉滴翠,蝉鸣如诗;秋落,黄叶翩翩,枫染院墙;冬寒,雪覆瓦檐,素净如画。四时有景,日日不同,纵无远游之兴,亦有赏心之乐。
“花开有声,叶落无言。”庭中草木虽静,却最能知人心。清晨推窗,阳光洒满石板路,鸟鸣穿林过墙,墙角的栀子开了,洁白如雪,香气扑鼻,一日的好心情,便也种下了。
日暮黄昏,泡一壶淡茶,坐在藤椅上望着满院花色,晚霞染花影,更觉人间值得。
闲云野鹤,诗意栖居
有庭院的日子,是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柴米油盐之外,更多的是四时流转中的诗意与情趣。
可种花,可读书,可焚香静坐,可临窗听雨。庭院不言,却默默包容着一个家庭的悲喜荣辱,一屋人,一桌饭,一方天地,皆是岁月的温柔馈赠。
庭院之中,最宜种竹。古人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屋后有竹,风来影动,便觉心中添了几分清明与清节。
竹影婆娑,风声徐徐,是与自然的对话,也是心灵的沉静。闲时捡几片落叶夹于书页,或采几枝新绿插入素瓶,皆是生活中最朴素的欢喜。
这样的日子,不需雕饰,不事张扬,自有山水清音,烟火禅意。院里院外,一静一动,皆是生活的本真与丰盈。
清风入怀,心归寂然
人生最好的状态,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放下什么。繁华三千,看淡便是云烟;纷扰百事,放下便是晴天。
有院子者,常能在喧闹中觅得一份安然。晨光初照,随手扫落叶;夜色沉沉,静听窗外雨。无需远方,庭院就是心灵的栖息地。
“人心有静气,便能养生;世路多清欢,便可遣岁。”庭院之静,不只是环境的安逸,更是一种从容的姿态。
放下无谓的执念,把日子过得简单而真挚,于平凡中见真味,于淡泊中得自在。
岁月如歌,不负此生
生活,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追逐,而是日复一日的平常。有人说:“院子,是家的魂。”确也如此。
一方院落,载着孩童的欢笑,老人的絮语,也藏着四季的更替与人生的沉浮。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不必强求繁华,只需心怀感恩,便是富足。
世事如潮,庭院如舟。风雨兼程之际,院中那一点灯光,是归途的方向,是内心的港湾。若能拥有一方院子,不管风从哪里来,心中皆有温暖停泊之处。
风月不染尘,院落藏清欢。有方院子,岁月缓缓,日子柔软。有人耕读,有人养花,有人烧水煮茶,有人弹琴吟诗,人人皆得其乐,处处皆有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