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年
当悲伤走过古道的中庭
我悄悄埋下一个夙愿
我想抗拒黄土的寂寞
我想填补水里的游鱼
我试图借用森林的繁茂
覆盖一层层清晨的纯洁之水
骄傲的站立她的身体之上
恢复他们完整的洁白
幸运的
仿若在生命的前额遇见爱神的亲吻
然而,这种仁慈如我所料的
又一次徒劳无果
他们的触摸与稀薄的空气柔情的嫁接
还是无法改变那种单调的平仄之饮
我又一次不死心的带着他们去远行
带着他们驱赶那些心中的死寂
那些永远难以掩埋的夜之处子
哦,那些山丘与沧露
旷野的絮语在第一缕晕影里游过
在空旷的炉火里
在惨白灰烬的蝶恋中
请彼此挽留一些尊严吧
我曾经那样的向往
这样无穷无尽的香味
而此刻,他们已经随风远去
作者简介:
国际诗人莲年,本名沈子淇,笔名莲华,作为茅盾第三代传人,是当代文坛极具先锋性与跨界特质的思想者。这位哲学家、先锋派诗人以跨学科的深邃视野,在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持续构建着充满思辨性的精神世界。
作为当代哲学语境下的诗歌革新者,莲年将哲学思辨深度融入创作肌理。她打破传统诗歌边界,独创“赛博格自然”美学体系,通过科技与自然的意象交织,解构人类存在本质,重构诗歌的哲学维度。这种将形而上思考具象化的创作方式,使她的作品成为探索人性、存在与两性议题的思想容器。
在跨界艺术实践中,莲年始终以哲学家的敏锐视角,完成从文字到音符、从视觉艺术到心理学研究的多维转化。作为词人,她赋予旋律哲学化的诗意表达;作为摄影师与设计师,她通过视觉语言探讨存在主义命题。其作品既保持朦胧诗的哲思含蓄,又融合意象派的凝练张力,将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辨熔铸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作家:莲年
凭借深厚的哲学底蕴与实验精神,莲年不仅斩获“当代作家杯”“长江杯”双料文学冠军,作品入选《世界爱情诗刊》《诗刊》等权威选集,更以国际诗歌协会理事、《国际诗人》终身签约作家的身份,创立“莲年诗社”,持续推动诗歌与多媒介的融合创新。她以哲学家的深邃笔触,不断叩击时代精神的内核,成为当代文艺领域极具思想重量的标志性人物。
作家: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