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队歌响起时,少年从未走远

发布时间:2025-06-01 07:19:34  浏览量:18

阳光透过教室窗棂,在五线谱上织出金色的格子。当音乐老师按下电子琴第一个音符,那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突然撞开记忆闸门,让三十年前那个站在操场升旗台下的少年,与此刻在办公桌前红了眼眶的自己,隔着时光轻轻握手。

第一次学唱队歌是在三年级的春天。新发的音乐课本还带着油墨香,老师逐句教我们辨认"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里的"髦"字。前排扎羊角辫的小雨总把"爱祖国,爱人民"唱成"爱祖果,爱人民",惹得全班哄笑,却在老师板起脸时立刻正襟危坐。那时不懂歌词里的"火红旗帜"有多重,只记得站在队旗下宣誓时,红领巾被风吹得拍打脸颊,手心全是汗,却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喊得震天响。

五年级第一次以中队长身份指挥唱队歌。站在主席台的台阶上,看着台下四百多张仰起的小脸,突然想起入队时老队员为自己系红领巾的温度。"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的合唱声里,有人偷偷把跑调的"嘀嘀嗒嘀嗒"改成"当当当当当",被我用指挥棒狠狠瞪了一眼。那天傍晚的晚霞特别绚烂,把教学楼的玻璃映成金色,我们举着中队旗走过走廊,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群踩着霞光的小英雄。

工作后偶然在小学门口听见队歌。接孩子的家长们挤在铁栅栏外,穿着汉服的小女孩和穿奥特曼T恤的男孩并排站着,奶声奶气地唱"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送外卖的小哥停在路边,摘下头盔跟着旋律哼唱;穿西装的中年人掏出手机录像,镜头里却悄悄蒙上水汽。原来有些旋律早已刻进骨血,哪怕岁月模糊了红领巾的边角,只要那八个音符响起,胸腔里依然会激荡起少年时的热血。

周末翻出压箱底的少先队章程,烫金封面已经褪色,却在第17页发现当年用铅笔写的"要当大队长"。想起毕业前最后一次六一,我们在队旗下重温誓词,教导主任说"无论你们长多大,胸前的红领巾永远是最亮的星"。如今案头的工作证取代了红领巾,却在某个加班的深夜,对着电脑屏幕哼起队歌,突然懂得"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从来不是空话——那些在队歌里学会的勇敢、正直与担当,早已化作键盘上敲出的每一个字,化作项目攻坚时紧咬的牙关。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亮,像极了小学操场那棵老槐树上的夏曲。我轻轻跟着手机里的队歌旋律哼唱,看阳光在办公桌上织出跳动的光斑。原来少年从未离开,他藏在每个被队歌唤醒的瞬间,用永不褪色的赤诚,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出发时,那个仰望着五星红旗,把队歌当作全世界最壮丽诗篇的自己。

标签: 少年 红领巾 队歌 电子琴 办公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