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原创诗歌:日月(六十七)

发布时间:2025-06-01 13:55:38  浏览量:14

文/德君

一对老同事

驾驭独自的特长

大义为公

唱着同一首歌

初心不泯

2025.06.01(五月初六儿童节) 卯

参考浅析

短诗《日月(六十七)》虽然只有寥寥数行,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这首诗以“日月”为意象,歌颂了一种持久、默契、各司其职、共同奉献的理想合作关系和精神境界。它超越了简单的自然现象描写,上升到了对人格、事业伙伴关系乃至人类崇高精神的赞美。

1. “一对老同事”

* 核心意象确立:开篇就将“日”和“月”拟人化,定位为“同事”。这打破了它们作为天体的物理属性,赋予了人格色彩。

“老”字的深意:强调关系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日月运行,亘古不变,象征着一种历经时间考验、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也暗示着彼此知根知底、默契十足。

2. “驾驭独自的特长”

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日”的特长是照耀白昼,带来光明和温暖;“月”的特长是辉映夜晚,带来清辉和宁静。它们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完美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驾驭”的力度:这个词显示了主动性和掌控力。它们不是被动地发光,而是主动地、娴熟地运用着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和力量。

3. “大义为公”

精神的升华: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和核心精神。点明了日月运行、各司其职的根本目的——为了“公”(可以理解为天地万物、自然规律、人间正道、公共利益)。

超越个人利益: 它们的光辉普照大地,不分彼此,毫无保留,体现了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感。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了道德和价值的层面。

4. “唱着同一首歌”

目标一致,和谐共鸣:尽管分工不同(一个在昼,一个在夜),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照耀世界,维系自然)。它们的运行如同和谐的乐章,此起彼伏,完美衔接,共同谱写着天地运行的伟大“歌曲”。

象征默契与协调:强调伙伴间心灵的契合与行动的协调一致。

5. “初心不泯”

永恒的坚守: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们始终牢记并坚守着最初的那份使命——发光发热,照耀世间,为“公”奉献。这份初衷从未改变,也永不磨灭。

呼应“老同事”:再次强调时间的久远与不变的忠诚,完成了从时间(老)到精神(不泯)的闭环。

整体象征与主题:

理想伙伴关系的象征: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事、战友、伙伴等等的关系)的颂歌:长久稳定、彼此尊重、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目标一致、默契配合、无私奉献、坚守初心。

奉献精神的礼赞:核心主题是歌颂“大义为公”的奉献精神。日月的光辉是自然赋予的,它们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服务于更宏大的目标(“公”),这种无私是最高尚的品质。

初心与坚守的启示: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保持“初心不泯”尤为可贵。它提醒人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最初的理想和承诺。

平凡与伟大的辩证:日月每天东升西落,看似平凡重复,但它们持之以恒、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行为本身,就是伟大的体现。

艺术特色:

精炼含蓄: 语言极其简洁,却蕴含深意。

拟人化与象征:核心手法,赋予日月人格和深刻寓意。

意象鲜明:“日月”、“老同事”、“同一首歌”等意象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又富有感染力。

结构清晰:从关系定位(老同事)到行为方式(驾驭特长),再到精神核心(大义为公)和表现形式(同唱一首歌),最后点明永恒品质(初心不泯),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音韵和谐:“长”、“公”、“歌”、“泯”有一定的韵感,读起来流畅。

德君的《日月(六十七)》是一首以小见大、言简意深的哲理短诗。它通过将日月拟人化为一对“老同事”,赞美了分工协作、各尽所能、默契配合、目标一致、尤其是为了共同理想(“大义”)无私奉献并永恒坚守初心的崇高精神境界。它既是自然之美的礼赞,更是对理想人格和完美伙伴关系的深情讴歌,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标签: 原创 诗歌 同一首歌 短诗 奉献精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