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2839期08、09版
中国当代诗歌大展(第八期)
吉狄马加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华 清 林 白
胡 弦 师力斌 胡 游 秦立彦 雷平阳
李 壮 安 谅 熊游坤 柳 柳 曹 旭
三姑石 王征珂 游 离 朵 渔 梁尔源
马 累 唐 月 谢荣胜 路 云
编者按:诗歌不是语言游戏,更不是机器操弄下的词语搭配。好的作品是人类本性与知性自我探索的结果,机器与他人都无法替代,因此诗歌并不排斥来自内心深处的癫狂、青涩与幼稚。尤其现当代诗,需要灵魂般的干净、简练和洞彻,那些浮于表面的语言游戏是多余的。如果我们还在和语言纠缠,甚至根本无法从语言的大海中浮出水面,那么就可以断定,诗歌堂奥的门径还没有向我们敞开。
(接《中国当代诗歌大展(第八期)①》)
山 林
·熊游坤·
不被关注是个好事
褐马鸡和灰兔可以时常窜出灌木丛来到步
行道
苔藓,从河边草爬到南半山
肆意横行
萆薢可以生长很多年而不被入药
东山的料石,也不必被采空
虽然我们都有着被发现欣赏和崇拜的心
可固守家园的守村人
才是土地最忠实的主人
(选自《绿风》2024年第5期)
雪 山
·柳 柳·
雪越下越大,成为大雪。
时值年末,世间诸多陡峭皆被抹平。
雪从远山来到村庄,虚构出人迹罕至。
归来的人向自己出生的地方赶,道路消失得
只剩下轮廓,洁白的脚印在内心蜿蜒。
一年的终点值得反复庆祝。
在老屋,离家多年后
它依然保管着生命最初的暖意。
暖在一壶酒里,暖在嘴唇和酒的接触中。
看雪中的山,多像一个旅人
走远后,蹲下来悔过。
(选自《上海文学》2025年5月号)
梁武帝的佛
·曹 旭·
你只输过一次
可惜输了江山
从你的手上得来
还从你手上失去
一个暴走的流氓
贏了有文化功勋的你
可惜了江南风流
那壮丽辉煌的宫殿
被北兵当成一堆积木
烧成滚滚西向的浓烟
台城宫女在铁骑下无助
堤柳般披发痛哭春天
六朝美丽的明镜
摔成一地碎玻璃
一辈子都虔诚地
向佛膜拜顶礼
但关键时刻
佛没有向你伸出援手
你以绝食的方法
死在观世音的微笑里
(选自《上海文学》2025年4月号)
石 刻
·三姑石·
坐在一块石头上,忽然有了
坐在一块墓碑上的恐惧
坐在上面的人
某一个瞬间
就会变成几个字
或者
几个笔画
或者
一片甲骨
(选自《星星》2025年1月上旬刊)
那时,在宜昌城
·王征珂·
那时,在宜昌城的江面上
江鸥们,像一群英姿飒爽的水兵
畅游在长江的绵长绸缎上
它们鸣叫着,叫亮了水粼粼的春天
有时它们,高蹈云天,变身航空兵
擦亮云朵的脸色,天空的面孔
那时我们,心灵的词典里,还没有收藏
哮喘病、偏头痛、忧郁病、焦躁症
囚徒、哀鸿、困兽、镣铐、枷锁、苦人
——诸如此类,灰蒙蒙、病恹恹的词语
而老眼昏花,一步三喘,吭哧吭哧
仿佛是十万八千里外爪哇国的事情
那时我们,不是两只笨重的企鹅
那时我们,是两朵粲然的野花
在宜昌的江岸边,又唱又跳,又蛮又野
喇叭花,嘀嘀嘟嘟,催促轮船驶向远方
山茶花,痛饮着日光和月光的美酒
一天到晚,飘飘欲仙.好像喝醉了一样
(选自《红豆》2025年第1期)
致大海——(外一首)
·游 离·
那些葬身大海的灵魂
有一天将成为风暴
重新回到陆地上
那些
回到陆地上的灵魂
有一天
将成为一个人
来到海边
等待自己的再次归来
在我童年时……
在我童年时,我曾经看到
老鼠藏在老鼠洞里
这没有什么
需要进一步地探究
老鼠
它藏在老鼠洞里
而在我的童年
我已经获悉
这将是生活的全部
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选自《诗建设》2024年第二卷)
轨 道
·朵 渔·
窗外下着雨,人行道上的女孩
头发湿漉漉的,不时侧过身来
在男孩的脸颊上轻轻吻一下
男孩背着包,双臂环抱,伸手
在女孩的屁股上捏一把
隔着玻璃的哈气,看不清外面
但有一种青春的快意洋溢其间
还有某种似曾相识的失落的残余
一些美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拥有
一些美好的人也只是短暂相遇
唯有自身的罪过会跟随一生
自身的罪,以及一些难言的隐衷
隐秘如房间里不绝如缕的钟表声
嘀嗒,嘀嗒,嘀嗒,像一列火车
静静地数着轨道上的枕木。
(选自2025年5月26日微信公众号“一见之地”)
观吴王光剑
·梁尔源·
将锋利深藏大地许久
包浆出柔和的神秘之光
当年的寒光剑影
仍在暗示
世界总是双刃的
沉默的剑身
蕴含着古老的境界
不是锋利
不是寒光逼人
而是入鞘,入心,入道
壁上鸣
也能屈人之兵
阖闾和勾践
在九泉握手言和了
吴地和越国早已
拥抱成同一块版图
是什么剑
斩断了那团
人间乱麻
(选自《诗刊》2025年第4期)
妈 妈
·马 累·
妈妈,
这么多年了,
我总想告诉你,
我曾穿着你做的蓝色灯芯绒布鞋,
穿过群山和树林,
漫游到远方。
那时看见的大地和星光,
让我铭记至今。
妈妈,
你那么老了,
我也半生将过。
那些能够回忆起的瞬间告诉我,
写作就是从远方回来,
往回走,
回到最初的皈依里。
(选自《山花》2025年第4期)
苦菜没了
·唐 月·
我跑回去,取我的铲子、筐
取我冰凉的小手、滚烫的小伙伴……折
回来
大片的苦菜不见了
说没就没了……像个梦
而我醒着
我甚至连盘子和笑声都准备好了
此刻,听到它们在下一秒破碎的声音
与心跳一样
而我已走远了
许多年后,当你读到这首诗,那些苦菜
或许还会回来
带着它们身下大片贫瘠的土地,而我
或许也在其中
(选自《北京文学》2025年第2期)
大雪山
·谢荣胜·
他的雪,古旧的雪
从不私藏
银子的光阴,月光的积蓄
全部分给牧羊人,松林、村庄、山谷、河流
旷野、大地、西部之西
对万事万物那么尊敬,那么尊重
尤其是那盏月亮银灯
总是供在头顶,在最高处
擦拭得那么白,那么亮
今天他是棉花
那么白,那么爱
一直通向祖国的边疆
(选自《青年作家》2024年第8期)
·路 云·
一个漫长的夜晚被分成两半:
一半全是感动,
深深的,
像巨浪推送着海水,
在最后一击中,
豁出去,
与峭壁拥抱,然后飘然而去,
化入苍穹,
为此,我久久仰望。
另一半是沉默,
像一壶滚沸的水自动跳闸,
缓慢地,冷却,
烧透了的沉默,不会烫着嘴。
是的,把天赋中最好的那部分找出来,
必须接受最严格的训练,
然后确认它,
用你的一生做出保证,不去浪费,
这不是训诫,指令,某个约定,
而是一个写作者的全部。
兄弟啊,我承认我有过沮丧,
却从未怀疑过诗的固执,
载着肉体的浊重自转又绕着生命本身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