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年
我想告诉你我的哀伤
我将船橹寂静的滑到另一方向
那里的湖面更是碧波荡漾
填了多少夜的冷寂与怅惘
我喜欢静静的吞咽彼此的迷茫
与那些欲言又止的声响
高山里的灰鸽远远的听着我们的悸动
我们梦的野狼
你发出低吟的哀叹
好像空中掉落的一把火苗
你的神采与近处的珍藏
滴着我的灵魂
与眼睛散落的光芒
当黄昏再次靠近我们颤抖的小屋
白色的水缸盛满了半池的遗憾
你打开
低沉的暮霭
沉甸甸的落下
潮湿干燥的空廊
我开始选择无声的静谧
哦,暮色里的示爱者
你仿若洞悉了流动的水纹
将我的欢喜与悲伤捧住
久久缠绕
而夜又无端而神秘的来临
将我们紧紧束缚
坠落的银杏叶开始书写孤独
而天空只能再次将哀伤归还
国际诗人莲年,本名沈子淇,笔名莲华,作为茅盾第三代传人,是当代文坛极具先锋性与跨界特质的思想者。这位哲学家、先锋派诗人以跨学科的深邃视野,在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持续构建着充满思辨性的精神世界。
作为当代哲学语境下的诗歌革新者,莲年将哲学思辨深度融入创作肌理。她打破传统诗歌边界,独创“赛博格自然”美学体系,通过科技与自然的意象交织,解构人类存在本质,重构诗歌的哲学维度。这种将形而上思考具象化的创作方式,使她的作品成为探索人性、存在与两性议题的思想容器。
作家:莲年
在跨界艺术实践中,莲年始终以哲学家的敏锐视角,完成从文字到音符、从视觉艺术到心理学研究的多维转化。作为词人,她赋予旋律哲学化的诗意表达;作为摄影师与设计师,她通过视觉语言探讨存在主义命题。其作品既保持朦胧诗的哲思含蓄,又融合意象派的凝练张力,将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辨熔铸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凭借深厚的哲学底蕴与实验精神,莲年不仅斩获“当代作家杯”“长江杯”双料文学冠军,作品入选《世界爱情诗刊》《诗刊》等权威选集,更以国际诗歌协会理事、《国际诗人》终身签约作家的身份,创立“莲年诗社”,持续推动诗歌与多媒介的融合创新。她以哲学家的深邃笔触,不断叩击时代精神的内核,成为当代文艺领域极具思想重量的标志性人物。
作家: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