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晨光刺进Facebook大楼时,陈勤的工位已空。前一天,这位38岁的福建高考状元从顶楼纵身跃下,身后是154万年薪、绿卡梦碎和一封血泪遗书:“杀人凶手!”——矛头直指他的印度上司。
状元的光环,压垮脊梁的枷锁
1999年,福建山村少年陈勤以635分摘下省理科状元,浙大电气工程系的录取书是他人生第一块跳板。可没人知道,这个穷孩子连转计算机专业的勇气都攒了两年。教室后排的他总咬着笔杆偷看代码书,直到期末考出专业第一,才敢挺直腰板。
留学美国成了他新的执念。南加州大学里,他白天刷盘子,深夜敲代码,三年啃完六年课程,博士帽扣上头顶那天,父母在越洋电话里哭出声。
154万的黄金囚笼
2018年,陈勤挤进Facebook广告技术部。22万美元年薪(约154万人民币)的光鲜下,是凌晨三点键盘的嘶鸣。组里实行“末位淘汰制”,10%的员工会被塞进“PIP”(绩效改进计划)——名为改进,实为解雇前奏。
压垮他的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印度上司先将他调离核心项目,又承诺“季度末给好评级助你换组”。陈勤信了,拼死完成冷门项目。等来的却是差评和一句:“你被解雇了。”签证倒计时60天在脑中炸开:失业=遣返=前半生尽毁。
顶楼最后34分钟
2019年9月19日,目击者听见办公室爆出嘶吼:“滚出去!”陈勤摔门而出,在顶楼徘徊半小时。下方是硅谷流动的金色车河,远处是他房贷30年的小屋。手机里存着母亲昨夜留言:“儿,新房窗帘选蓝色好吗?”
他纵身时,怀里揣着未拆的胃药——医生上周的诊断是“焦虑伴胃出血”。
华人的拳头与制度的铁墙
悲剧点燃怒火。200名华人举牌围堵Facebook总部,标语滴血:“扎克伯格,交出真相!”公司却冷清空他的工位,新员工次日入驻。
业内人点破脓疮:“PIP是裁员的遮羞布。”高压锅般的考核、派系倾轧、文化隔阂,让亚裔精英沦为“廉价电池”。陈勤的前领导Shyu在悼念视频中哽咽:“记住!没有公司值得你献出生命。”
状元之死的三重拷问
光环诅咒:635分状元、3年博士——越完美越脆弱。当“天道酬勤”信仰崩塌,他宁死不肯回国“丢脸”;
制度绞杀:10%的PIP淘汰率像悬颈刀,专斩老实人;
心灵旱灾:96%职场人焦虑缠身,54%者日日煎熬,却羞于求助。
血泪启示录:
你接纳失败,消化失败,失败便滋养你;
你死扛完美,完美必杀你。
——这世上哪有什么“人上人”,
只有不敢摔倒的“瓷娃娃”。
你的996,值多少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