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华亭:全链升级奏响乡村振兴“牧歌”

发布时间:2025-06-04 12:22:34  浏览量:17

在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的华亭市,广袤山川间回荡着激昂牧歌,平凉红牛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这里,40万亩原始森林与38万亩天然草场交相辉映,38.24%的森林覆盖率,为红牛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漫步华亭乡村,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随处可见,它们不仅是独特风景,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农户个体养殖是红牛产业发展的根基。按照“小群体、大规模”思路,华亭深入实施“万千百十”行动。根据每家每户的立地条件、养殖基础、劳动能力以及饲草供应等因素,精心制定“一户一策”养殖计划,全力破解群众“养少无效益、养多无能力、想养无场地、养好无技术”的难题。

山寨乡北阳洼村,曾经是一个普通小山村,如今却因红牛养殖焕发生机。这里立足养牛传统和群众发展愿望,实施“四改三换三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村民们笑着说:“以前养牛,条件不好,收益也不高。现在,政府帮忙改造牛棚、建草料棚和青贮池,还提供技术支持,养牛的信心更足了!”在政策扶持下,新建牛棚、改造牛棚、新建草料棚、新建青贮池都有相应补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些农户以个体养殖小群体,汇聚成全市牛产业大规模,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产业支撑。在“大户引领、小户跟进、散户宜养尽养”思路指引下,华亭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饲草加工、屠宰加工、劳务输转等关联产业,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让留守人员也能参与其中,实现稳定就业、多元增收。

在推进红牛产业发展进程中,华亭市积极构建规模化发展格局。近年来,累计培育出万头养牛乡镇1个、千头养牛专业村3个,抓建百头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6个。依托6家链主企业和18个养牛专业合作社,创新运营模式。按照“党委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农户入社入股分红”方式,开展代养托管、入股分红、订单销售等,让7105户脱贫户获得收益,累计分红133.79万元。

通讯员 严锐

标签: 牧歌 乡村 红牛 华亭 平凉红牛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