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胞快快起来,
看看国难多么严重,
锦绣河山已失掉半壁,
眼看就要亡族亡种,
眼看就要亡族亡种! 难道我们倒心甘情愿——
当人奴隶,作人牛马,
任人鞭挞,任人屠杀,
却不敢作自卫的战争?
起来,起来抗争!
团结,团结紧紧!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争生存,争我生存。
强暴敌人一步步进逼,
铁的蹂躏不稍留停,
吞完东北又来吞华北, 还要吞到——华南,华中!
还要吞到——华南,华中!
我们怎忍拿上了武器,
自相残杀,自相攻击,
给人便利,给人空隙——
却不肯作对外的战争?
起来,起来抗争!
团结,团结紧紧!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争生存,争我生存!
敌人和我们不共戴天,
同胞哪有永世仇恨!
生死存亡在一个路口,
全在我们自己决定,
全在我们自己决定! 谁说我们不能够做到——
不计恩怨,不分你我。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作一全民族革命战争!
起来,起来抗争,
团结,团结加紧!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争生存,争我生存!
——安克(冈夫)
《新马赛曲》
这首《新马赛曲》的歌词,是现代诗人冈夫在1936年按照法国著名革命歌曲《马赛曲》的曲谱填写的。冈夫,原名王玉堂,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晋东南地区参加抗战动员和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过山西省文协主任、中国文联联络部部长等职。
《马赛曲》诞生于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年轻的军人、业余音乐家鲁日·德·利尔为了鼓舞国人抗击普奥联军侵略者的战斗士气,创作了一首名为《莱茵军战歌》的歌曲。很快,这首深沉悲怆且极富号召力的进行曲迅速传遍了法国。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的民众,组织起义勇军,唱着这首战歌一路向北挺进,很快就打败了侵占首都巴黎的普奥联军。巴黎人民特别感谢马赛人的这支义勇军,同时也非常喜欢马赛义勇军唱的这首战歌,因此便把这首战歌改名为《马赛曲》。几年后,《马赛曲》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后世有评论说,《马赛曲》代表的不仅仅是法国革命,而是全世界革命者的共同战歌。
1936年12月,已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五年之久的日寇,又虎视眈眈窥视着华北广大地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山西诗人冈夫为鼓舞国人团结奋起、抵御日寇,愤然按照他早年熟悉的《马赛曲》曲谱,填写了新的歌词,起名为《新马赛曲》,以笔名“安克”刊登在当时太原的报纸上。冈夫希望,在歌曲的激励下,太原乃至全国的民众,能唱着雄壮沉稳的战歌,驱除日寇,保家卫国。
关于这首《新马赛曲》歌词,199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冈夫曾在一篇《抗战辉煌了太原——亲历见闻片段侧记》文章中回忆到:“当时(1936年)的山西已成为抗日的国防前线,大批的平津流亡学生、进步青年和进步人士通过各种渠道从全国各地开始向太原涌集……我陆续在报刊上发表过《露天歌》《新马赛曲》《时代英雄曲》等歌词,有的被吕骥同志谱了曲,在民众中传唱。”多年后,《新马赛曲》重新印刷出版时,冈夫还在页脚处自加一小注释,曰:“当时颇受欢迎。”
冈夫在《抗战辉煌了太原》一文中回忆到:“1937年的元旦,牺盟会组织30万群众在太原的主要街道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一路高呼抗战口号,散发抗战传单,沿途群众热烈响应,所到之处群情高涨。”这次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中,太原群众也一定昂首挺胸、踏着雄健的鼓点唱响过那首由冈夫填词的《新马赛曲》。
2022年7月的一天,老同学尹雪华郑重地赠送我一本由老文艺家周振佳先生主编的《山西革命根据地声乐作品四百首》歌曲集,并告诉我,书中收录有我父亲的一首歌曲,我大喜过望,欣然领受。回到家中仔细翻阅,发现书中第7页的歌曲正是父亲以“安克”为笔名填写的《新马赛曲》。书中,主编周振佳先生为歌词配上了法国《马赛曲》的音乐简谱,并将父亲早年用的笔名“安克”改为后期常用的笔名“冈夫”,同时,还对父亲的经历作了简单的介绍。
老文艺家周振佳先生为我们又拉开了历史的帷幕:那400首歌曲,犹如山西音乐史上的恢宏长卷,又展现于世人面前,它亦是中国音乐史上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将《山西革命根据地声乐作品四百首》放在了手边案头,我时常会打开这本歌曲集,伴随着乐谱中的旋律,轻声吟唱着那一首首早已熟悉或完全陌生的歌曲……当然,其中我最喜爱的,还是那首《新马赛曲》,伴随着该曲末句的旋律,再度深切缅怀《新马赛曲》的歌词作者冈夫——我的父亲!
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