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早在旧文中我就说过一次:创业要用做生意的思维来干,要找到很快能回本能赚钱的细分领域,消费相关的确有不少机会,核心在于你能否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好用户。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网易打工,彼时身边还有不少朋友拿到融资出来创业。
这句话的前一半:创业要用做生意的思维来干,要找到很快能回本能赚钱的细分领域,本质原因是因为资本不在、投融资不在,中国的创业回归到了多年前的田园牧歌时代,有多少钱就投入多少,然后尽快赚回来,扩大再生产。
这句话的后一半,今天再详细说说:消费和创业为什么还会有很多机会?
主要是以下几点:
1/巨头公司缩减投入、中小公司走向没落,但人民的需求短期并不会改变,中国毕竟经历过4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早已蓬勃发展,早已成为持续刚需,这些需求必须要有产品来满足。
2/以更轻的组织、更少的雇员、更高效率的方式去满足人民的需求,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实现消费平替。
3/今天AI的发展、去中心化IP的发展,让普通人也可以有超级影响力和超级渠道,甚至超级智能体员工,让获得流量的成本变低、让获得用户信任的成本变低。
4/能掌握AI和IP、以及智能体的人,跑出来创业,不需要融资,甚至不需要太多员工,IP给他们创造利润,AI智能体给他们数字员工,他们只需要专心思考如何满足用户的消费。
5/大公司的雇员或许会减少、中小公司或许会失败,但AI超级个体值得,AI超级个体无敌,如果你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做超级个体、一人企业,你很难失败。
同时,我们要告别幻想和宏大叙事,创业者别想着一出来就融资,一出来就招几十个员工,上百个员工,这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叙事了。
稳打稳扎,学会用AI,学会做IP,学会一个人搞定商业上全部的事情,记住:是全部的事情。
最近红杉资本做了一次闭门会,除了谈到了很多AI的趋势,比如:
AI从交付过程到交付结果、AI智能体会成为最热门赛道等等。
更重要的,闭门会最后一众大佬们提到了一个展望:期待硅谷出现第一家一人企业+无数智能体能冲击10亿美金。
一个人,凭借AI的力量成为一家10亿美金独角兽的CEO,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
其实在AI破局俱乐部,类似的AI超级个体正在快速产生,比如下面这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