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蝉不知雪将至,犹抱青枝唱南风”——这首融合了日本《万叶集》物哀美学与中国“蝉噪林逾静”意境的短歌,竟出自人类与AI的联袂创作。
当京都古卷的墨香遇上硅基代码的跃动,「短歌·对话千年」中日诗歌工作坊邀你解锁古典诗意的科技密码,在虚实交织中重溯东方美学的基因序列。
地点:云南省图书馆五楼外文书刊借阅室
对象:诗歌/日语爱好者、文化探索者
活动亮点
AI穿越时空:用deepseek等工具解码《短歌教室》意象,生成中日双语短歌
文化显微镜:对比「蝉鸣」在中日诗歌中的生死观差异(日本「物哀」vs中国「隐逸」)
人机共创实验:纸笔写诗+AI续写,见证算法如何延续千年诗意逻辑
限量艺术周边:原创短歌书签(现场制作)
你将体验
❶ 与AI玩转「五七调」:输入中文关键词,秒获风雅俳句
❷ 解密《短歌教室》隐藏线索:AI可视化呈现诗歌情感曲线
❸ 圆桌思辨:当deepseek开始写短歌,人类诗人何去何从?
让我们在AI的镜像中,看见千年未变的诗意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