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元稹〔唐代〕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晴。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今日便是芒种,螳螂适应节令,依时而生。彤云在天空高低翻涌,投下变幻的影子; 鴳鸟在空中来回穿梭,发出悦耳的鸣叫声。水清的池中,莲花正在娇艳绽放;经过炎热的夏风和暑雨的洗礼,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气。人们在相逢之时便问起蚕丝和麦子,幸运的是乡村仍保留着淳朴的人情。
此诗以芒种为窗口,既绘自然之趣,又抒人文之情,在二十八字的方寸间,完成了一幅生动的农耕社会风俗画,展现了元稹关注现实、语言简净的创作特色。
02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陆游〔宋代〕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芒种时节刚过,雨季就及时到来了;从纱帐内睡醒起身,头巾都睡倾斜了。停滞不动的白云久久不散,常常遮住了古塔;野外的流水没有声响,自在流进了池塘。绿树下,晚风送来凉意,斑鸠叽喳喧闹;屋梁上,白天寂静无声,燕子迟迟归来。清闲自在,心生欢喜,无所事事的日子;衣裳覆笼,熏香暖人,独自吟诵着诗篇。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先点明时节与及时雨,写出宜人的气候背景,接着从诗人睡醒后的仪表中透露出一种不拘小节的自在;颔联以静衬动,展现了环境的和谐与宁静;颈联动静结合,写绿树间鸠鸟喧闹,画梁上燕子归迟;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享受着身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描绘了一幅芒种时节宁静闲适的生活画面,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闲适自在的心境。
03
时雨
陆游〔宋代〕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野里到处都是农人在忙着插秧。家家户户吃着大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之歌。现在的我已经渐渐衰老成了不耕作的农人,从早到晚在竹床上打发时间。白发变短一天天减少无法束发,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你看庭院林木里传来各种清脆的鸟叫声,藤架上的花儿也散发着幽香。羽毛被打湿的黄莺也不离去,鸣叫着,好像在劝我喝一杯酒。现在天下太平,没什么事,四海的百姓都在忙于农事。在这太平年里,居于田野的老人也不会感到贫困,他们都唱着击壤歌歌颂着太平盛世。
《时雨》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芒种时节的田园风光为背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摹画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该诗语言清新自然,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寄寓了对农耕文明的深厚情感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