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发布时间:2025-06-05 11:37:00  浏览量:18

陆游的《时雨》记录了芒种时节的江南,诗中描述的丰收喜悦溢于言表,令人向往。

江南,尤其是宁波的一些地方会在芒种时节,吃一种叫做“君踏菜”的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身上不会出痱子。专家告诉我们:君踏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名字还有一个传说:康王赵构南逃时,慌不择路,踏了一些蔬菜。没想到的是,历经夜雨,第二天马踏的蔬菜又活了,郁郁葱葱的。这些君王踏过的菜,简称“君踏菜”。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当地人芒种时节,喜欢吃君踏菜,现代多数是应景。其实,它不仅营养丰富、益处多多,更重要的是以此来学习它的精神——顽强不屈,生生不息。

与芒种时节相关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是“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的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小酌微醺时斗智斗勇的典故。其中的青梅,不仅与酒一起成了搭桥物,而且,青梅还点出了时间节点——芒种时节。这个时候青梅熟了……

据专家说: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时节,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譬如,“打泥巴仗”。在贵州东南部侗族男女青年中,流行着在芒种时节打泥巴仗的习俗。新婚夫妇在男女青年陪同下,一起去田里插秧。边插秧边打泥巴仗:互相扔泥巴。插秧完毕,检查结果,看看谁身上泥巴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这种寓教于乐,其目的也就是鼓励青年劳作的。

芒种,也称“忙种”。其涵义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显然是个农人们比较忙碌的时期。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它在小满与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节气。

芒种时节,是一个重要节点。它是干支历午月起始。通常在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太阳黄经达75°,斗指丙。从芒种时节开始一直到大暑时节,都是一年中万物狂长的旺季。

芒种时节的天气有个特点: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据说这样的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操作。

包括芒种在内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贤们总结的智慧结晶,在农耕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芒种时节,有祈祷秋季有好收成的“安苗”活动。在皖南,每到芒种时节,农人们插完水稻,会搞一些祈祷仪式,祈求五谷丰登和村民平安。这种“安苗”活动据说是从明初开始的,历久而弥新,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芒种时节,还有一个重要活动。这个活动在《红楼梦》中有所提现,就是所谓的“送花神”。芒种差不多就是农历五月,花儿们开始凋零、残落。我国人民认为农历二月二花期节,那时候是迎花神。现在,到了芒种时节是需要给花神搞个饯行仪式,感谢花神、送花神归位。同时,与花神相约来年相会。

芒种时节,在曹雪芹老先生笔下节目丰富多彩:除了“祭饯花神”,还有“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小红跳槽”……尤其是“小红跳槽”,从贾宝玉处到王熙凤处,并且还是王熙凤给贾宝玉要的。那可是真是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换了个赛道,光明在前头……

芒种时节,充满希望。我国先贤们把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在芒种节气时,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而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慢慢停止了鸣叫。一切的一切都是悄悄地进行着,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吧,芒种时节也不容错过。到了芒种,因为昼长夜短,按照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中医说法要晚睡早起。为了保证充足的精力,可以中午小憩一会儿,以此缓解疲劳。另外,芒种期间,天气炎热,降雨量多,高温潮湿。我们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养生“与时俱进”。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心平气和的,以养心。

标签: 青梅 时雨 花神 芒种 家家麦饭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