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谷歌正式宣布将Android的“查找我的设备”升级为“Find Hub”平台,并引入超宽带(UWB)技术、卫星连接和航空公司合作三大功能。这一战略升级不仅标志着安卓阵营向苹果Find My网络的全面宣战,更意味着厘米级精准定位技术正式进入大规模商用时代。
随着摩托罗拉Moto Tag等首批支持UWB的追踪设备即将上市,一场基于空间感知技术的商业变革正在加速到来。
01 安卓生态革命,UWB站上舞台中央
在最新发布的Android 16和Wear OS 6系统中,谷歌对原有基于蓝牙的定位服务进行了全面重构。全新的Find Hub平台最引人瞩目的突破,正是对超宽带(UWB)技术的深度整合。
这项技术变革绝非简单的功能升级——它代表着安卓生态对物理世界数字化理解的质变。传统蓝牙定位通常有5-10米的误差范围,而UWB技术能实现惊人的3厘米级定位精度,彻底改变了“物品定位”的游戏规则。
“通过UWB技术,用户能够实现更为精确的短距离物品追踪,与传统的蓝牙相比,将更容易定位到丢失的物品。”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实测场景中,支持UWB的设备在无断点情况下最大测距接近50米,允许断点情况下更可达到100米。
更值得关注的是谷歌的开放策略:Find Hub的UWB功能依托开放的安卓生态,支持更多第三方硬件厂商接入。这一战略与苹果封闭的AirTag生态形成鲜明对比,为企业级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02 UWB技术突破,重新定义空间感知能力
超宽带技术为何能引发科技巨头们的竞逐?其革命性优势正在改变多个行业的运营逻辑:
厘米级定位能力是UWB最显著的特征。不同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UWB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其时序精度达到纳秒级,使定位精度跃升至厘米级别。
复杂环境穿透能力让UWB在工业场景中脱颖而出。UWB信号在室内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墙壁、地板等障碍物,实现全方位的定位覆盖,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工作。
多径分辨抗干扰特性解决了传统定位技术的痛点。UWB独特的脉冲信号对多径效应具有天然免疫力,在存在多个反射路径的复杂工业环境中,仍能准确分辨直接路径信号。
极致能效设计突破电池续航瓶颈。领先的UWB芯片如飞睿智能的FS系列,通过22nm制程和算法优化,平均工作功耗小于100mW,可基于2032纽扣电池启动,解决了传统UWB设备功耗高的行业痛点。
03 应用场景爆发,UWB重塑行业运营模式
随着技术成熟和生态完善,UWB技术正在多个关键领域催生革命性应用:
智能工业与物流管理
在仓储物流领域,工业级UWB定位标签正带来变革。通过安装在货物、车辆及人员身上的UWB模块,企业可实现厘米级实时定位追踪,彻底改变仓库管理模式。
在汽车制造车间,UWB技术为机器人运动跟踪提供高精度定位支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设备之间通过UWB信号实现精准位置识别和协同作业,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资产追踪与供应链可视化
谷歌Find Hub与航空公司的合作计划揭示了UWB在资产追踪领域的巨大潜力。从2026年初开始,多家航空公司将允许Find Hub用户直接共享蓝牙标签位置,大幅简化机场丢失行李的找回流程。
这一创新模式可扩展到更广泛的物流领域。对运输中的高价值货物,UWB技术能在金属屏蔽环境中保持稳定信号,解决传统追踪技术在集装箱等密闭空间中失效的痛点。
智能空间与消费体验升级
UWB正成为手机与智能家居的标配技术。在零售场所,基于UWB的室内导航系统能引导顾客精准到达目标商品位置;在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可提供基于位置的沉浸式体验服务。
飞睿智能的UWB模块还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和超低延迟通信(),为AR互动、高保真音频传输等创新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04 未来生态布局,企业如何抢占技术红利?
随着谷歌Find Hub生态的扩张,企业需要前瞻性布局UWB技术应用:
卫星融合拓展应用边界
谷歌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为Find Hub引入卫星连接功能,使用户在没有蜂窝网络覆盖的区域也能保持连接。这一特性将极大扩展追踪设备在远洋运输、野外作业等场景的应用价值。
飞睿UWB技术崛起
随着UWB芯片平台的成熟,差异化竞争将转向场景化创新。飞睿智能已推出针对不同行业需求的UWB模块:工业级版本满足-40℃~125℃宽温工作环境,消费级版本优化体积与功耗,汽车级版本增强抗干扰能力。
全球科技巨头已纷纷落子:苹果自2019年iPhone 11开始搭载UWB芯片;三星、宝马、小米、OPPO等企业迅速跟进布局。谷歌此次全面拥抱UWB技术,不仅是对苹果的回应,更标志着空间感知技术商业化元年的真正开启。
随着Find Hub平台的上线和卫星功能的即将落地,企业现在布局UWB技术解决方案,正是抓住新一轮生态红利的关键时机。那些率先将厘米级空间感知能力融入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将在万物互联时代掌握定义行业新标准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