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百科
作词的意思是因歌而去写作表达感情的词,由于人类天生就富有情感,所以在需要表达或宣泄时,就会用到歌曲,而歌曲在完成的过程中又要用适当的词进行填充,由此产生了作词的概念。
作曲,是指创作音乐的行为,或音乐的创作过程。也可表示音乐作品的创作者。
由此可见,作词与作曲分别属于文学与音乐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之间无法直接比较哪一个更重要?
这与无法比较“关公战秦琼”的武功高下,是同样的道理。
只有放在由二者的结合所构成的歌曲创作中,才可以比较作词与作曲哪一个更重要?
是一个文学层面的歌词的创作过程。
是歌曲创作的基础与组成部分之一。
歌词为旋律的创作奠定了基调。
没有曲作者创作旋律的加入,歌词仅仅只停留在文学的层面。
只有旋律的加入,文学层面的歌词,才能升华为歌曲这种文学之外的另一种艺术门类!
举个例子,乔羽作词的《我的祖国》,在刘炽谱曲之前,仅仅只是文学层面的歌词,只能朗诵而无法演唱。
只有经过刘炽的谱曲之后,文学层面的歌词,才会升华为歌曲,才可以演唱。
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只有旋律的加入,单纯的文学层面的歌词,才会产生质的飞跃,一跃而升华为“歌曲”这样的另一种艺术门类。
一旦抽去歌曲中的“旋律”,歌曲立马退化到单纯文学层面的歌词!
由此可见,旋律是由歌词飞跃到歌曲的催化剂;
是歌词与歌曲的分水岭;
是一首歌曲的鲜明标志;
也是一首歌曲的灵魂!
如果抽去了歌曲中的歌词,仍然是音乐中的另一种艺术形式——乐曲;
而如果抽去了歌曲中的旋律,则只剩下单纯的文学层面的歌词,而不再是歌曲!
水平再高的歌词,也仅仅只是文学层面的一种艺术形式。
仅仅只是歌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歌曲是根本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
只有通过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旋律,才能使单纯文学层面的歌词升华为歌曲。
从作词作曲在歌曲中的功能来看,作曲明显比作词更重要。
我们可以分别听一下《我的祖国》的歌词朗诵与同一首歌曲,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歌曲明显要比歌词的感染力更强。
在歌曲演唱中唱出的“歌词”,已经成为歌曲中的“歌词”与“旋律”的“融合体”了。
就是说,歌曲演唱中演唱出的“歌词”,除与单纯文学层面的歌词在字面上相同之外,朗诵出来的歌词,只有文学层面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而演唱出来的歌词,除保持字面的正常发音外,还要唱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歌词与旋律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体了。
而且歌曲演唱中唱出的歌词,与单纯文学层面的歌词,虽然在字面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其感染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歌曲演唱出的带有旋律的歌词,明显比单纯文字层面朗诵相同的歌词,更能感染人心!
而且由音高与时长不同的乐音构成的“旋律”所特有的抽象性,比具有表意性的歌词朗诵出来的抑扬顿挫,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而这正是同一歌词,歌曲比单纯的文学层面的歌词更富有表达力的体现。
虽然歌曲的演唱中必然带有歌词,
毕竟旋律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
失去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将只能是“词”或者是“曲”,而不再是“歌曲”了。
只不过二者之间,谁更重要些罢了。
如果没有曲作者的创作,就没有这首歌曲,只能朗诵歌词,就不会有歌曲的强大感染力了。
由此可见,在歌曲创作中作曲比作词更重要。
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歌曲的词、曲作者奖金分配比例中,作曲占六成,作词占四成。
作曲的重要性,可以从官方公布的奖金分配比例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从以上各方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在歌曲创作中,作曲明显比作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