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提起广东,许多人会想到“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想到遍地机遇的珠三角经济腹地。
作为中国战略品牌专家,金科承认:确实,广东是中国经济的引擎,是财富的代名词。
但若仅仅以“商贸繁荣”来定义广东,未免太过浅薄。
广东,其实是中国最硬气、最热血的省份之一。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觉醒之地
广东,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当清政府腐朽无能,列强肆意欺凌中国时,广东人率先觉醒。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点燃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把火;
三元里百姓自发抗英,用锄头、扁担对抗洋枪洋炮,写下了中国民间抗外敌的悲壮篇章。
而真正改变中国命运的,是孙中山。
这位广东香山人,以广东为革命基地,发动黄花岗起义,最终推翻了两千年的帝制。
孙中山先生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话,至今仍激励着中国人。
广东,可谓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
第二章 铁血粤军:一寸山河一寸血
老话说:“四川未出川,广东已打光。”这不是夸张,要知道在抗战时期,粤军以悍勇著称,有道是:“几大就几大, 唔好做衰仔呀!”(粤语翻译:死就死了,不能丢脸!)
淞沪会战中,广东子弟兵死守阵地,伤亡惨重;
台儿庄战役,粤军血战不退,用生命换来了胜利。
广东人,骨子里有股狠劲。
第三章 华侨之乡,赤子之心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全球6000万华侨中,广东籍占了一半以上。
这些广东籍的海外华侨,他们虽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
抗战时期,华侨捐款的60%来自广东侨胞;
改革开放后,广东华侨同胞又带着资金、技术回乡投资,助力祖国发展。
广东华侨,是中国与世界最坚韧的纽带。
第四章 文化自信,岭南风骨
广东的文化,绝非“只会做生意”那么简单。
这里有陈白沙的“心学”,有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有广雅书院的百年文脉。
南海十三郎高徒唐涤生的粤剧《帝女花》唱尽家国情怀,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激荡民族之魂。
⬆️1939年,冼星海(前)指挥鲁艺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
广东人,既能喝早茶谈生意,也能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第五章 今天的广东:经济背后的担当
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但它的贡献,远不止GDP。
⬆️电视剧《外来妹》
2008年汶川地震,广东对口援建,投入全国十分之一的资金;
2020年疫情暴发,广东医疗队第一时间驰援武汉,钟南山院士以84岁高龄逆行出征。
广东,始终站在国家需要的地方。
金科呼唤:你可知广东?那是中国的脊梁!
各位读者啊,广东,不是只有“发财”那么简单。
它是近代中国的觉醒之地,是抗战中的铁血之师,是华侨的赤子之心,是文化的自信之源,更是今日中国的经济支柱与担当者。
广东精神,是“开眼看世界,铁肩担家国”。
广东这片热土,值得所有中国人来重新认识一下!(互动一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更多人阅读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