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弦,轻拨便能奏出岁月幽音;神为志,笃定方可指引前行方向;歌为情,深情唱响人间百态。在时光长河里,诸多话语如星子闪烁,引我们思索情感、苦难与民族精神,开启一场心灵与精神的奇妙之旅。
老舍笔下“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这简单的话语,却似一泓幽潭,藏着无尽的波澜。那是内心情感如潮水般翻涌,却在开口的瞬间被现实的堤岸阻挡。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何尝没有这样的时刻?面对挚爱的亲人,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那些关于爱、关于关怀、关于期望的话语,在心底翻腾了千万遍,可到了嘴边,却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或许是羞涩,让我们在爱的表达前退缩;或许是生活的压力,让我们的言语变得沉重而难以出口。就像漂泊在外的游子,望着家乡的方向,心中有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却只能在电话里简单地寒暄。又或是面对心仪的人,满心的欢喜与爱意在胸口澎湃,却因害怕被拒绝而选择了沉默。这种欲语还休,是情感的羁绊,是生活的无奈,却也是人性中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
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那嘶哑的喉咙,是苦难与磨砺的见证,却也是无畏与坚持的象征。这只鸟,在风雨中穿梭,在困境中坚守,即便喉咙嘶哑,依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回顾历史的长河,无数仁人志士就如同这只嘶哑歌唱的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行动,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闻一多先生,在黑暗的年代,拍案而起,怒斥反动派的罪行,他的声音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他就像那只嘶哑歌唱的鸟,用自己的生命为正义而歌。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他们或许没有响亮的歌喉,但他们的行动却是最动人的歌唱。这种嘶哑高歌,是对苦难的蔑视,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穆旦“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那带血的手,是民族在苦难中挣扎的印记,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希望。“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是一种觉醒,一种力量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呐喊。
从古代的抵御外敌入侵,到近代的救亡图存运动,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但正是在这些苦难中,我们的民族更加坚韧,更加团结。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国家富强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他们用带血的手,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民族精神依然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以自信的姿态,展现着大国的风采。这种带血相拥,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民族力量的彰显,它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情感的纠葛、生活的苦难和民族的使命。让我们用心去聆听那欲语还休的踌躇,用勇气去唱响那嘶哑无畏的吟唱,用信念去拥抱那带血觉醒的壮歌。以心为弦,奏响灵魂与精神之歌,让我们的生命在时代的乐章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