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片思所想(35):古诗里的缘分令人心动!

发布时间:2025-06-08 06:11:50  浏览量:14

我国是个诗词大国,古人擅用诗词,表达不同人群的缘分。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一是夫妻缘分。夫妻缘得有眼缘,《诗经.野有蔓草》中写的“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青年男女一开始就看对眼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夫妻缘得双向奔赴。秦观《鹊桥仙》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就是两口子齐心协力,过“琐碎”日子的默契。

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缘还得有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记载,她与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对着书卷逗趣,茶泼了衣襟还笑个不停,形容夫妻之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这是知识夫子过日子的知趣。

二是同学缘分。同学缘得讲信义。《论语·学而》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同学缘得在难处时搭把手。唐代王维在《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安慰挚友綦毋潜“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意思是,你的谋略恰好未被赏识任用,但别以为世上缺少赏识你的知音。綦毋潜于三年后进士及第,曾写出了名诗《春泛若耶溪》。

相逢同榜盛当年,喜复君来对此筵。

同学缘需一生珍惜。宋代布衣宰相范纯仁在《和李敷察推即席感旧》中写道,“相逢同榜盛当年,喜复君来对此筵”。这是同榜进士读书时的情谊,搁现在就是毕业多年后,甭管天南海北,一说起同学往事,立马笑成一团。这种青春记忆,藏在青春里,一辈子也忘不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是朋友缘分。朋友缘讲究“投契”,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三观一致的人,不管距离多远,但心里都有彼此。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朋友缘体现在接风饯行的酒肆里。白居易《问刘十九》中“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搁现在就是,天寒地冻时,好友问你,要不要喝杯热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为友饯行时,总想着多唠两句,把依依不舍藏在了酒里,比啥漂亮话都暖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四是战友缘分。战友缘诞生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诗经·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秦地军人唱的战歌,意味着同仇敌忾,奔赴国难。

曹操《短歌行》。

战友缘兴起于伟大的事业中,曹操《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这几句,展现了他渴求天下的人才,希望为我所用,一统华夏的政治理想。

阎维文唱的《再见吧老兵》。

战友缘是终生难忘的缘分。阎维文《再见吧老兵》中唱道:“一把拉住老兵的手,真舍不得让你走。这几年咱兄弟的缘分,刚开了头,怎么舍得让你走”,质朴的歌词把战友缘展现得淋漓尽致。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五是陌生人之间也可能有缘。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大诗人岑参骑马走在远赴边塞的路上,迎面撞见回长安复命的使者,两人未必相识,甚至连姓名未必问过,却在马背上匆匆托付了一句“报平安”。出门在外,曾经素不相识的路人,竟成了传递牵挂信使的有“缘”人。

你看,古人用诗词把缘分写成了浪漫,咱老百姓把缘分过成了实在。夫妻是“风雨同舟过日子的暖”,同学是“青春里作伴的甜”,朋友是“懂你不易的真”,战友是“共过风雨的铁”。

既然缘分如此美好,普通人应该怎么把握呢?我想应作好两点:

惜缘。

一是惜缘。此生遇见了,就好好珍惜:多跟爱人唠唠家常,多跟同学翻翻照片,多跟朋友走动来往,多跟战友聚聚回忆。缘分不是“注定不散”,而是对得起“遇见”。

惜缘。

二要修缘。生活中有一种人,叫“如沐春风”。他们说话不扎耳、办事不硌心,眼里懂得别人的难,嘴上留住别人的面,骨子里透着让人踏实的靠谱。

美好接踵而至。

这不正是修缘的过程吗?只要我们多修善缘,美好必接踵而至。友友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标签: 缘分 短歌行 阎维文 綦毋潜 惜缘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