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613首
致海子
文/罗玉凤
海子
今夜我路过你的村庄了
长满麦子的村庄
密密的火焰
蔓延了三尺三丈
今天无意间看到“凤姐”罗玉凤写海子的诗,挺有新鲜感的,诗歌还是有一定水准的,随即查了一下凤姐简介,还是师范学校毕业的,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说明还是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其曾因雷人言论走红网络,某大报评论凤姐只是时代的一个小丑,某新闻网站评凤姐的文字透着一种小人物的悲凉。再看她的这首《致海子》,确实有种小人物的悲凉气息,她也许是借海子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下面,通过文本具体来感受一下。
先探讨一下她为啥要给海子写诗。或许是他们对内心的向往有着相似的心理,她通过借用海子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比如村庄、麦子、火焰、大海等,这些像是精神的图腾,代表着内心某种情绪的形成。海子的一生是悲剧式的,常将希望寄托于诗歌之中,完成现实无法达成的梦想。而凤姐相反,现实中敢说敢做,一步步实现自己想要的,但仍旧是有悲凉的,毕竟承受着众人的嘲讽,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崩溃了,从这点来看,她也是挺独特的存在。
再看诗歌正文。第一节中,她提到一组意象:村庄、麦子、火焰,这仿佛是在向海子致敬,以他常用的意象书写他。“路过你的村庄”意思就是路过你,而麦子是密密的火焰在燃烧着,这象征着精神在燃烧,在高涨,火焰“蔓延了三尺三丈”,这不仅是在写海子,也是在她写自己,暗含了对海子精神的继承。
接着,第二节用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人物的现实和理想。“不曾听着你的歌/不曾看见你的锋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讲,她无法确定海子具体的形象风貌,但是既定的事实是他的坟头面朝南方,坟在乱葬岗,一面是理想,坟头朝南就是面朝大海,完成生前的梦。而葬在乱山岗上,体现了诗人的悲凉,无人在意,无人问津,这就是现实。
最后一节,开始发问“海子是天空中飘过的一丝云烟么”,这是在问世人,仿佛在感叹,一切都如浮云,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有种莫名的伤感。这里“河地里升起的惆怅”,不如说是她内心的惆怅在上升,面对来自世人的冷嘲热讽,试问谁能经受得起。负面情绪的发作是理所当然的。最后三行“那里的一滴水/蔓延开来/浇灭了全世界的火光”,这似乎带着一种反叛的精神,和她与现实的对抗,而且最终还取得了胜利一样。可以说,这是化悲痛为力量,体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纵观全诗,此诗不仅是在致海子,也是在致她自己。海子因为现实的困境变得抑郁,精神极为不稳定,而最终走向自杀的绝境,而凤姐选择自力更生,绝处逢生,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压不垮她的必定使她更强大。无论世人如何评价她,她以自己的方式求生,虽然有点奇葩,但还是可以做许多人的榜样的,至少她是个实干家,而且还干成了,某些地方,某些时候还是挺让人佩服的。您觉得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罗玉凤,汉族,1985年9月23日生于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洋渡村,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曾在綦江师范学校取得中师文凭,后又在重庆教育学院连读,2006年毕业时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文凭。2010年,凤姐拿到美国签证,临走前放下狠话:“出去了就不打算回来了!”就此开启了她的"美国漂"生涯。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6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