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说北宋时候,四川有个打银首饰的小伙子,看上个在歌楼唱曲儿的姑娘。这姑娘叫刘娥,才十八岁,那叫一个漂亮!皮肤白得跟玉似的,眼睛水汪汪的,关键嗓子绝了,一唱起来能勾魂!小伙子钱不多,但舍得花,连着去捧场好几回,总算混了个脸熟。
年轻人嘛,容易冲动。小伙子迷得不行,一狠心,把家里做生意的银匠铺子卖了!把所有钱拿出来,给刘娥赎了身,娶回家当了老婆。
刚结婚那会儿,甜是甜,钱袋子可遭了殃,空了!更烦的是,街坊邻居那个闲话呀,戳脊梁骨!小两口在老家实在待不下去了,一合计:跑!去京城汴梁(开封)闯闯!
琢磨着汴梁人多钱多,小银匠的本事说不定能混口饭吃。而且大城市谁也不认识谁,省得听那些风言风语。俩人收拾包袱就上路了。
路上走了好多天,碰上个和尚,同路走了十天。分开的时候,这和尚挺好心,给了他们一笔路费。临了还神神秘秘地算了一卦,说:“一进京城就能见到富贵人,但估计要冷板凳坐个十年,熬出头就能进朝廷!”小伙子想问清楚点,和尚摆摆手:“天机不可泄露,说多就不灵了。”
【2】
一路辛苦,终于到汴梁。嚯!真不愧是京城!街上车水马龙,人多得跟蚂蚁似的,穿的戴的都特别讲究,茶馆、酒楼、各种作坊一家挨一家,热闹极了!俩小年轻一看这景象,心里压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松快了,都想着一定要在这儿站稳脚跟。
新鲜劲儿没几天就过去了。小银匠想开个银饰铺子,可一打听租金,心就凉透了,那价儿高得离谱!连个最小的门面都租不起。这下傻眼了,饭碗还没着落呢。
还是刘娥脑子活,她说:“瞅瞅京城这么多人,都穿金戴银的有钱!要不我去街上唱曲儿吧?你在我旁边帮看着,顺便收钱。没准能挣到开店的本钱呢!” 小伙子没别的招,只好试试。
果然啊,刘娥那嗓子,再加上模样俊俏,往街头一站,摇着小鼓一开嗓,立马围上一大圈人。唱完了,小银匠端着个托盘一圈收赏钱,嘿!还真不少!连着唱了几天,一算账,嘿哟,来钱挺快!照这速度,攒个半年,还真能租个小铺子了!俩人别提多高兴了。
可高兴了没几天,出事儿了。
【3】
有一天唱完收摊,有个穿得倍儿讲究、一看就特有钱的公子哥过来,二话不说,“咣当”往盘子里扔下一锭大银子,扭头就走。小两口赶紧对着人家背影鞠躬道谢。第二天,这位爷又来了,这回直接放下两锭银子,还是没说话就走了。
第三天,小两口唱完了东张西望,人呢?没见着。正打算收拾走,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过来了,说:“昨天那位爷在对边茶楼等着呢,请您二位过去坐坐,有话讲。”
俩人心头打鼓,上了茶楼雅间。里面坐着的正是那位丢银子的金主。两人赶紧拜谢。这位爷自我介绍叫张耆(qí),说就爱听曲儿,给点小钱不算啥。喝着茶,他就开始打听:你们哪儿人呐?啥时候到的京城?以后打算干啥呀?小两口也没多想,实打实都说了。
张耆听完,叫手下人直接端上来一百锭白花花的银子!啪!往桌上一摆,然后开门见山:“实话说了吧,我看上这姑娘了,想买她。但我绝不强求。嫌钱少?好说,可以再加!”
说完,不等回话,甩下一个地址,抬屁股就走了,把两口子晾那儿了。俩人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银子,都懵了。
这一整晚,对着银子,俩人都睡不着。这么多钱呐!好几间铺子的本钱都够了!可是,要是拿了,夫妻就得分开了;要是不拿,明天就得给人送回去。真难啊!
熬到天亮,刘娥先开口了:“夫君,这么着吧。你现在就去张耆那儿,告诉他,再加一百锭银子!他要是答应,你就把我送过去。你拿了钱,就在汴梁好好做你的银器生意。往后咱俩,不管谁发达了,都别忘了拉扯对方一把...”
小伙子咬咬牙,一跺脚:“行吧!听你的!” 他就拿着地址找张耆去了。到了张家,说明来意:加一百两就成交!张耆也痛快,二话不说又拿出银两,立刻备好车马,去接人,也把后来的一百锭银子送了过去。
【4】
刘娥被接到了张府。几个丫鬟围着伺候,又是洗澡又是打扮,换上一身新衣裳,那是更漂亮了!这时张耆才露面,他先很郑重地给刘娥行了个礼,然后说出了实情:
“姑娘莫怪,前面那些钱啊话啊,都是说给外人听的。其实是我家少主人赵德昌,今年二十一岁,比您大一岁,他也特爱听曲儿。我想带您去见见他。他要是觉得您唱得好,您就留在那儿伺候。他要是没看上,您放心,我立马接您回我府上,好吃好喝,决不亏待您!”
刘娥就这么被带到了一个更大更气派的大宅子里,见着了赵德昌。这小伙子长得精神帅气,俩人一见面,目光一对上,好家伙!那火花四溅!后面就没张耆什么事了。俩年轻人腻乎上了,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可好日子没过一个月,出岔子了。这赵德昌天天跟刘娥腻在一起,身子骨吃不消了,眼瞅着瘦了一圈!这事很快就传到他老爹耳朵里了。他爹是皇帝!北宋的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光义)皇帝知道儿子迷上这么个民女,立刻火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给我赶走!”
赵德昌虽然贵为皇子,也怕他爹,不敢明着顶。但他是真喜欢刘娥,舍不得啊!怎么办呢?他把刘娥偷偷安置到“老朋友”张耆家里住下了。一逮着机会,就溜到张耆家跟刘娥私会。后来大概是被看得紧,或者不方便了,他跑不出来了,刘娥就一个人在张耆家的书房里待着。看什么呢?看书!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相当于自个儿进修去了。你说憋不憋屈?但刘娥真熬过来了。
【5】
赵德昌在家排行老三。他十七岁时,大哥不知为啥跟家里闹,疯疯癫癫的,还放了一把火,算是废了。他二十四岁那年,二哥又突然病死了!这下,排老三的赵德昌就成了他爹仅存的、勉强还算“正常”的儿子了,没得选,成了法定继承人。
到他二十七岁,被老爹宋太宗正式立为太子,改名赵恒。又过了两年,二十九岁,老爸一死,他就登基当了皇帝,这就是宋真宗。
咱的主角刘娥呢?在张耆家苦熬十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当时三十四岁,被宋真宗一下子封了个“四品美人”!身份大翻身!因为她小时候爹妈就没了,孤儿一个。当上贵人后,大概觉得前夫(那个小银匠)可怜,又或者是想给娘家人撑撑门面?就跟宋真宗说情,认了前夫当干哥哥!从此小银匠不姓自己姓了,改成姓刘!一下子成了皇亲国戚,跟着刘娥沾光,官越做越大。
张耆呢?这位“中间商”功劳大大的!直接被封了个大官“节度使”,后来更了不得,加封“邓国公”、“徐国公”,彻底躺赢!
【6】
刘娥当美人的第十年,四十四岁,终于走到了顶峰!宋真宗特别想让她当皇后,可是她出身太低(从歌女到宫外养的情人),又一直没生下亲儿子。咋办?宋真宗一拍脑袋:借腹生子!他把后宫一个李姓宫女生的儿子(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直接抱过来,塞给刘娥,对外就说是刘娥生的!靠着这个“借来”的儿子,刘娥成功当上了大宋的皇后!这就是后来被编成“狸猫换太子”戏曲的那个故事原型。其实压根儿没那么戏剧性,就是皇帝老公为了让她上位搞的操作。
宋真宗死后,刘娥作为小皇帝他妈,权力大得吓人!她胆子也够大,直接穿着皇帝衮服上朝听政,群臣跪拜,实际就是没戴女皇帽子的“皇帝”!
有钱了,不能忘恩呀。刘娥还惦记着当年路上给钱算卦那和尚呢。派人满世界找,还真给她找着了!刘娥大手一挥,命令淮南、两浙、江南三路的大官,专门给这老和尚修了一座特气派的大寺庙!这报恩,到位。
【7】
刘娥不光懂政治,还懂搞钱!她在老家长蜀地成都开了个“银行”叫“益州交子务”,发行了一种纸币叫“交子”!这是全世界头一遭!比欧洲搞出钞票早了六百多年!金融女皇啊!
她掌权的时候,手腕也挺厉害。有一回,她把朝廷里的大官都叫过来,笑呵呵地说:“哎呀,现在太平了,我也想报答一下各位大人。不如这样,你们把各自想照顾的亲戚朋友的名字,都写个名单给我吧!”
大官们一听,可高兴坏了!心想这大腿抱得值,能把自己人安插进来当官啦!一个个奋笔疾书,交上来的名单老长老长了。刘娥把这堆名单汇总一下,弄成一个大图册,就挂在自己卧室里。然后呢?每当要任命官员的时候,她先掏出这本“关系户花名册”看看。嘿,只要谁的名字在那册子上,不管你是谁,能力多强,门路多硬,不好意思,这官——没你份!这下百官傻眼了,肠子都悔青了!这招儿狠呐!
【8】
刘娥权力越来越大,心里头估计也琢磨过:武则天那老太太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我是不是也能...?她那前夫、现在的“干哥哥”小银匠(现在是大官刘美了)吓得够呛,赶紧跑来劝:“姐姐啊!使不得啊!您要是真学武则天,那我这‘皇亲国戚’的下场,还不就跟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一样?铁定被砍死啊!全家跟着玩完!” 刘娥一想,也是啊,当女皇帝是痛快,可这前夫兼娘家哥哥一家老小,估计真得给自己陪葬。算了算了,风险太大,她就打消了这个疯狂的念头。
瞧瞧,一个街头唱曲儿的歌女,兜兜转转二十年,硬是从最底层混成了垂帘听政、号令天下的太后!这故事,比剧本还传奇!老和尚那句“冷落十年登朝堂”的卦,可真是算得太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