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专业+速度=生命!60岁老人心脏骤停命悬一线,生死时速再谱生命赞歌

发布时间:2025-06-03 19:03:14  浏览量:17

近日,南昌市中心医院(老福山院区)危急症医学部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高效的应急响应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成功将一位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黄金救援”力挽狂澜!

突发:门诊大厅的生死危机

60岁的杨先生(化名),因剑突下烧灼感到南昌市中心医院(老福山院区)就诊。殊不知,一场生死危机正悄然降临。5月13日,在门诊大厅挂号处排队的他,毫无征兆地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抽搐。挂号收费处工作人员及预检分诊人员发现后,立刻向危急症医学部(急诊科)呼救。

集结: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收到信号后,迅速启动《门诊、医技科室区域突发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与流程》。仅仅1分钟内,李洪医生、刘琴兰护士、吴一欣护士就带着抢救箱,推着转运床飞奔到门诊大厅。医生迅速检查患者情况,只见患者全身抽搐、颈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情况万分危急,抢救和转运同时进行。到达抢救室后,刚下晚班的刘玉娟主治医师、李洪医师、郑莹护士长带领急诊医护团队立刻施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控制通气、颈外静脉穿刺、肾上腺素静推、纠酸等抢救措施。

鏖战:与死神赛跑的危机时刻

心电监护连接完成后,一个更可怕的消息传来——患者室颤!室颤,是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医护人员立即予以电除颤,并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然而,患者的室颤十分顽固,连续3次电除颤与心肺复苏后,情况依然没有明显好转,便果断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

在这场与死神的鏖战中,医护人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每一次按压、每一次用药,都承载着生的希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抢救室内气氛凝重如铅。双手交叠持续胸外按压,“01,02,03……”的计数声,如同与死神博弈的战鼓......终于,在医护人员不懈努力下,患者逐渐恢复了窦性心律。那一刻,所有人的脸上开始露出欣慰的笑容,但他们知道,战斗还没有结束。

守护:多学科协作的圆满通关

监护仪上跳动的窦性心率,像黑暗中乍现的萤火,短暂点亮了抢救室的凝重空气,可医生们的神经仍如满弓之弦,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根据“6H 6T 5C”查找可逆病因及排查胸外按压并发症。再次查体,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立即进行亚低温脑保护,复查心电图,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心内科主任涂晓文团队评估患者心脏骤停复苏后血压心率平稳,且期间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考虑血流再通,择期行冠脉造影。立即联系危急症医学部-ICU团队,完善CT后转入ICU。

在ICU里,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给予抗凝、抗板、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稳态、亚低温脑保护、呼吸支持等对症处理。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4天后,患者意识完全恢复,拔除气管插管,并于5月18日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

曙光:冠脉支架植入重获新生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心内科团队制定周密诊疗计划,完善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冠脉左回旋支中段95%狭窄。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他植入了冠脉支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遗留复苏后器官功能障碍(包括神经功能障碍)。

此次成功抢救,离不开南昌市中心医院(老福山院区)危急症医学部、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未来,医院将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心脏健康,掌握急救知识,共同构筑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

心脏骤停的急救与预防

心脏骤停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较量,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存亡。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指南提出:1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成功率可达90%;4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成功率降至50%;10分钟以上开始抢救,患者的死亡率几乎为100%。院内心脏骤停发病率为8.4‰,出院生存率为9.4%,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6.7%。

应急步骤

01、心脏骤停 vs 心脏病发作

心脏骤停: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患者迅速失去意识、呼吸停止,需立即心肺复苏(CPR)和除颤。

心脏病发作(心梗):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可能胸痛、气短,但意识通常清醒。心梗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02、常见原因

心源性(占多数):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如室颤);先天性心脏病或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

非心源性:严重创伤、大出血;溺水、窒息、触电;药物过量(如可卡因)、高钾血症。

03、识别心脏骤停的关键表现

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拍肩呼唤无反应)。

呼吸异常:呼吸停止或濒死样喘息(像叹气)。

无脉搏(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

面色苍白或青紫,瞳孔散大。

注意:心脏骤停前可能有预警症状(如胸痛、心悸、头晕),但多数发作突然。

04、急救措施:黄金4分钟

每延迟1分钟抢救,生存率下降7%-10%。
立即行动:

呼叫急救: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明确说明“心脏骤停”。

开始CPR: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

手法:双手叠扣,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人工呼吸(可选):按压30次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捏鼻吹气)。

简化版:若不会人工呼吸,可仅持续胸外按压。

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开机后按语音提示操作,贴电极片并分析心律。

若建议除颤,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

AED是抢救室颤的关键,应尽快使用!

05、预防与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有心脏病史(尤其心梗、心衰)。家族中有猝死病例。严重心律失常、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人群。
标签: 老人 生命 心脏 命悬一线 室颤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