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高考同题作文|以声为炬,歌以咏志

发布时间:2025-06-09 10:25:14  浏览量:15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姜景阳整理报道)6月7日,2025年高考正式敲响考试铃,同往年一样,高考语文作文成为热议话题。考场之外,仍在高中课堂的孩子们对标高考作文题目写下同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声为炬,歌以咏志

烟台一中 高二16班 战彦霖

指导教师:烟台一中 宁炜

从老舍笔下鼓书艺人“开不了口”的踟蹰,到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坚定,再到穆旦“以带血的手拥抱”的呐喊,文字背后是从怯懦到觉醒、从沉默到发声的精神蜕变。历史的文人是这样,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亦是如此。我们唯有突破内心桎梏,以声音传递信念,以歌唱回应时代,方能彰显生命的价值与担当。

突破怯懦的藩篱,是勇敢发声的前提。 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因时局动荡、未来未卜而内心翻腾,无法开口歌唱。这种“开不了口”的困境,恰似现实中许多人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缩影。我们常因害怕犯错、担忧他人眼光而选择沉默,将真实想法深埋心底。然而,怯懦只会让问题愈发严重,让不公持续蔓延。正如鲁迅先生所处的黑暗年代,无数人因恐惧而噤声,社会陷入麻木与死寂。直到鲁迅以笔为刃,打破沉默,用文字揭露社会的弊病,唤醒沉睡的民众。他的呐喊告诉我们,唯有直面内心的怯懦,挣脱自我束缚,才能迈出勇敢发声的第一步。

坚守信念的力量,是持续发声的动力。 艾青即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土地,穆旦哪怕双手带血也要拥抱觉醒的民族,支撑他们的正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热爱与坚定信念。这种信念,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发声的勇气,用声音传递希望与力量。回望历史,林则徐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力抗外侮;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用毕生所学助力祖国航天事业。他们的声音或许不同,但都饱含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责任的勇于担当。正是因为内心有信念,他们才能在风雨中坚守,持续为正义、为真理发声。

回应时代的召唤,是勇敢发声的使命。 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肩负着独特的使命,都应在关键时刻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有人挺身而出,呼吁环保;当社会不公现象出现,有人仗义执言,维护正义;当国家发展需要创新,有人大胆发声,贡献智慧。这些声音汇聚成时代的强音,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君可见,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深入贫困山区,用自己的行动和话语,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她的声音虽然年轻,却充满了改变命运的力量。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勇立潮头,以声音回应时代召唤,用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从沉默到发声,从怯懦到勇敢,从个人选择到时代使命,每一次声音的传递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诠释。让我们以声为炬,驱散心中的阴霾;歌以咏志,奏响时代的强音。在勇敢发声中,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在呐喊与歌唱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徐峰

标签: 作文 高考 穆旦 同题作文 歌以咏志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