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原创诗歌:日月(七十五)

发布时间:2025-06-09 05:14:34  浏览量:14

文/德君

天天平常

肩负时空的使命

迎来送往八方客

任其行住坐卧

见证七情六欲的演绎

从不致身介入

2025.06.09(五月十四) 卯

参考浅析

这首诗以日月为意象,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深远的视角,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永恒观察者姿态,蕴含着对宇宙规律与人间百态的深刻洞察。

1. 永恒与平常的辩证

首句“天天平常”奠定全诗基调。日月轮转本是宇宙壮景,却被冠以“平常”——既道出其循环往复、亘古如一的自然规律(永恒性),又暗示它已融入人类生活的日常背景(平常性)。这种矛盾统一,揭示了宏大与细微在时间维度上的交融。

2. 宇宙使命的承载者

“肩负时空的使命”赋予日月人格化的崇高职责。作为时空的具象符号,日月维系昼夜更替、四季流转,是宇宙秩序的守护者与执行者。其存在超越个体生命,成为连接无限时空的桥梁。

3. 包容万象的旁观者

“迎来送往八方客”以驿站喻天地:日月之光普照万物,迎来黎明送走暮色,迎接新生目送消亡。无论是“行住坐卧”(人类活动)还是“七情六欲”(情感纠葛),皆在其注视下铺陈。

关键意象:

八方客:代指世间众生,包括人、物、事乃至一切流转不息的现象。

行住坐卧:佛教用语,泛指一切行为状态,暗喻生命百态。

七情六欲:人类情感的复杂图景,悲欢离合皆在其中上演。

4. 超然的宇宙智慧

结尾“从不致身介入”点明核心哲思:日月如冷静的镜鉴,只映照而不评判,只见证而不干预。这种“不介入”并非冷漠,而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万物自有其生灭轨迹,宇宙自有其运行逻辑。

深层寓意:

对人间纷扰的疏离姿态,暗含对淡然处世态度的推崇。

- 对观察者角色的坚守,象征超越个体局限的宇宙视角。

对“无为”之道的诠释:真正的永恒无需介入,存在本身即是意义。

主题升华:永恒的旁观与存在的寓言

全诗通过日月之眼,构建了一个俯瞰众生的宇宙叙事。诗人以简驭繁,将时空的浩瀚、人世的熙攘,凝练于“旁观”二字之中。在日月永恒的沉默里,人间悲喜成为流转的风景,而这份超脱恰是对生命局限性的诗性超越——提醒人们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自身存在。

诗题《日月》的深意:

不仅指具体天体,更象征循环的时间、不灭的光明、以及洞悉一切的宇宙之眼。标题与内容形成互文,使自然现象升华为哲学符号。

整首诗如一则微型宇宙寓言,在平淡语言中蕴藏宏大意境,引导读者跳出尘世悲欢,在星光照耀下重新思索自身的位置。

标签: 原创 时空 诗歌 寓言 天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