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在地域上有个布局,形成了 “全国卷为主、地方卷补充” 的格局。
全国一卷有 11 个省用,像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这些省份。
这里面有高考大省,像河南、广东,竞争特别激烈。
还有教育强省,像江苏、浙江。
所以全国一卷命题就侧重把深度思维和家国情怀结合起来。
全国二卷有 17 个中西部及边疆省份用,像山西、内蒙古、辽宁这些地方。
它的命题更注重普适性,给大家的发散空间比较大,还特别贴近教材经典,这样审题门槛就降低了。
再看地方卷,北京、上海、天津用。这几个地方命题可灵活了,北京是 “三选一”,上海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天津强调自身体验,都侧重让考生个性化表达,还和当地文化联系得特别紧密。
全国卷通过统一命题,能平衡一下教育资源的差异,就像一卷的这些省份,高校资源差距挺大的。地方卷就给发达地区一些自主探索的空间。整体上就形成了 “统一价值导向 + 多元表达路径” 的格局。
详细说说 2025 年全国卷的作文题。
全国一卷题目材料选了老舍《鼓书艺人》里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这说的是个体苦难;艾青《我爱这土地》里用 “嘶哑的喉咙” 歌唱土地的赤子情怀,这是集体呐喊;穆旦《赞美》里 “带血的手” 拥抱民族新生,代表着抗争与觉醒。
从命题逻辑来看,它通过这几个材料串联起了近现代史的三大阶段,旧社会苦难、抗战救亡、民族新生,构建了 “觉醒 - 抗争 - 复兴” 这样一个叙事链条。
从多维立意上说,它有个体和集体的对照,像方宝庆的 “开不了口” 和穆旦的 “我们”,能让你看到普通人是怎么在时代里凝聚成民族共同体的;还有苦难和希望,“嘶哑的喉咙”“带血的手” 虽然直面创伤,可又用 “歌唱”“拥抱” 传递不屈精神;另外还有历史和未来,它要求考生从历史里提炼 “民族魂”,还得想想在当代怎么传承,像青年的责任、文化自信这些方面。
不过这题难度真的不小,结合阅读材料,还得有点文学史常识,对家国情怀的表达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抒情,得深入剖析 “民族精神内涵”,对考生的历史认知和哲学思辨能力要求挺高的。
全国二卷,题目材料选了张若虚的 “昨夜闲潭梦落花”,这是个体对自然与生命的哲思;李白的 “我欲因之梦吴越”,是个人志趣和友朋共鸣的结合;陆游的 “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个人之志升华为家国之思。它的命题逻辑是层次递进的,从 “个体体验→人际联结→家国情怀”,引导考生从微观的梦境走向宏观的梦想,和教材经典篇目的价值导向也能呼应上。
关键词也有讲究,“赠予” 这个词打破了梦境的私人性,强调梦想得共享,就像 “赠友” 或者民族共有的梦想,这里面还隐含着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现代理念呢;“行动实现” 区分了虚幻梦境和现实梦想,突出得靠实践,就像把陆游的 “报国梦” 转化成当代青年的奋斗。
这题审题门槛倒是不高,紧扣 “梦的双重性” 就行,不过要想拿高分,得体现出对 “个体 - 他人 - 民族” 关系的辩证思考,不能光在表面抒情。
再说说地方卷。北京卷是三选一,给了 “科技与人文”“传统文化创新”“自我成长” 这些多元主题,考生能根据自己擅长的选,能看出来首都特别重视创新思维和个体价值。
上海卷要求联系社会生活,从城市发展、科技伦理这些角度切入,一直保持着 “思辨性 + 现实关怀” 的风格。
天津卷强调自身体验,用个人经历诠释 “韧性”“责任” 这些主题,和津沽文化里 “务实重行” 的精神特质特别贴近。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地方卷更注重 “在地性” 和 “选择性”,审题不难,还鼓励考生结合当地经验展开个性化表达,和全国卷那种宏大叙事正好能互补。
说到这高考作文题,还有一些争议和反思的地方。你看,一卷难度就有争议。一卷的省份好多都是“高考移民大省”,像河南、广东,考生数量庞大,可优质高校的录取率又低。所以命题适当提高难度能强化选拔功能,可这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有人担心会不会让教育焦虑变得更严重。
不过呢,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价值导向都是统一的。都是以“家国情怀”“历史担当”作为内核,像全国一卷的民族魂、二卷的家国梦,这也体现了高考作为“国家考试”的政治属性和育人功能。
这对考生也有不少启示呢。考全国卷的考生得强化“大历史观”,提高思辨能力,可别老是用那些套路化的抒情方式。考地方卷的考生就可以立足当地文化,像北京的科技前沿、上海的都市精神这些,在个性化表达里突出地域特色。
最后总结一下,2025 年高考作文题借着“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这个契机,通过不同地区的命题设计,一起勾勒出了咱们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觉醒、在奋斗中复兴”的精神脉络。
全国一卷“苦难 - 抗争 - 新生”的叙事、二卷“个体梦 - 民族梦”的递进、地方卷“本土经验 - 时代精神”的联结,本质上都是从多个维度对“家国同构”这个理念进行诠释。
这样的命题设计,既考虑到了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也对青年一代进行了价值塑造。
就像穆旦诗里说的:“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高考作文的考场,其实就是这场精神传承的重要舞台呀!怎么样,这么一说,是不是对高考作文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