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歌剧话剧

【E口同声】鲁韵承风骨,浩歌书山河:从2025高考作文看民族精神之赓续

发布时间:2025-06-09 14:50:14  浏览量:18

当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的作文题在考后迅速传遍网络,老舍笔下艺人的欲唱还休、艾青诗中鸟儿的嘶哑歌唱、穆旦诗里带血的拥抱,瞬间成为大众热议焦点,尤其对于山东考生而言,这些文字承载的民族精神与齐鲁大地的文化底蕴、奋斗风骨产生了强烈共鸣。

欲唱未唱,沉默中蓄势待发

老舍《鼓书艺人》中,艺人 “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这一画面恰似抗战时期诸多仁人志士的缩影。在山东,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也有着无数民众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心中燃烧着反抗的火焰,却因敌强我弱的局势暂时隐忍。鲁西南的百姓,看着家园被破坏,亲人遭屠戮,他们沉默着,将悲愤深埋心底,暗中积蓄力量。就像沂蒙山区的人民,在敌人的封锁下,默默守护着革命的火种,以坚韧的毅力等待着爆发的时机。他们虽未即刻发出呐喊,可那内心的激荡,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为之后的抗争积攒着能量,这种沉默是对民族文化与尊严的坚守,是在困境中对希望的执着守望。

嘶哑歌唱,挚爱中尽显赤诚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的诗句道尽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山东从不缺这样的赤诚儿女,古有辛弃疾,在山河破碎之际,以笔为剑,写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用诗词抒发对家国的拳拳之心;今有无数山东籍的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中,不顾生死,冲锋陷阵。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用生命唱响了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激昂战歌,哪怕喉咙嘶哑,也未曾停止对正义与自由的歌唱,展现出山东人民对家国的无私奉献与深沉眷恋。

带血拥抱,觉醒中凝聚力量

穆旦的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生动诠释了民族觉醒后的强大凝聚力。在山东,从五四运动时期,济南等地学生积极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高呼口号,抗议列强侵略,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推着小车支援前线,再到支前模范唐和恩带领小车队,冒着枪林弹雨为解放军运送物资,一路留下带血的足迹。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彰显着山东人民在民族觉醒之时,毫不犹豫地伸出带血的双手,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了民族的解放与新生,汇聚起磅礴力量。这种觉醒与团结,是山东儿女对民族命运的担当,是从苦难中崛起的坚定信念。

山东,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一直以来都是民族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者。2025 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的作文题,不仅是对考生文学素养的考查,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深刻回溯与传承。它让山东的学子们在考场之上,再次体悟到先辈们的坚韧、赤诚与担当,激励着新一代山东青年,以史为鉴,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用青春与热血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就像先辈们在历史长河中用不屈的灵魂铸就辉煌一样。(今日头条·Echo)

标签: 赓续 民族 艾青 高考作文 穆旦
sitemap